手工作业商品化需双向反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小学生寒假的结束,“作业做完了吗?”成为近日的热门话题。在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中,手工类作业占比越来越多。孩子完不成的,或没能力完成的,就成了家长的“作业”。而一些家长没时间、没精力帮忙的,便选择“买作业”。

    有媒体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手工作业“半成品”“代做”的产品销量火爆。手工作业成商品,这一现象不仅触及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还引发社会各界的深度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手和脑相互促进的,做手工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必要活动。因此,无论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方式,手工作业的本意都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升技能,并增强与家长的互动。

    对此,有教育界人士明确表示,“孩子的思维是动作思维,他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当他的手停下来,也就不会思考问题了。”因此,在低年级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通过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的。所以,留手工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让父母能更了解孩子的思维成长阶段和真实想法,也让孩子在与父母的真实互动中提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手工作业本是很好的成长媒介。然而,商家利用这一需求,将原本应由学生或者学生和家长亲自完成的手工制作变成批量生产的商品,从中获取利益。这使原本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沦为一种形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手工作业成为商品,虽与平台对相关内容筛查不严有关,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与过程出现了错位,反映的是对教育结果的过分追求和对教育过程的忽视。过于注重学生的最终作品是否完美,反而容易忽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和体验。

    从现实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重视不够,对手工作业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这就让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手工作业是学校给家长“找事儿”,从而间接损害了孩子的成长发展机会。这种错误认识带来的后果是家长过多插手孩子的手工作业,抑或越俎代庖。本是孩子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呈现变成家长动手能力的呈现、网购商品的呈现,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对此,教师、学校及相关部门在评价手工作业时,应该注重过程,哪怕学生的手工很幼稚、粗糙,也要看到亮点。手工制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才是关注点。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表明,三个小板凳虽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凳子,却是其不断努力和进步的结果。因此,关注手工制作的过程,而不是手工作品的完美度,才是评价的重点,是教育应有的追求。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和初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未来负责。从手工制作做起,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系教育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