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经历了单点应用、系统应用、网络应用、智能化应用等阶段,目前已进入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厘清其发展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提出数字校园建设中需重点把握的几大关系。

    一、内生需求与外部推动

    问题导向是其逻辑起点,技术发展是其前提条件,政策和商业推动是其外部推力。问题导向要求根据每个学校信息化基础、学科专业属性、人员结构和行业背景等因素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而政策的宏观引领,只能提出通用原则和整体目标,商业逻辑追求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基础的成本效益,所以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部需求与外部推动之间存在矛盾和张力。如何正确处理内生需求与外部推动的关系事关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绩效、应用成效和发展后效,是提升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效度的关键一招。

    二、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

    顶层设计旨在明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重点任务、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和制度供给等事项。一个好的顶层设计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效度,但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情景依赖性和主观规划性,而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如果顶层设计过于具体容易导致实践中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为提升顶层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一是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轨制顶层设计构建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建设主体整合资源,还有利于充分听取用户的意见;二是在实践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不断迭代更新和提升用户体验。

    三、整体推进与单点突破

    作为一种支撑环境,数字校园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但建设过程切忌不分轻重一把抓。尽管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已应用多年,覆盖面广、渗透率高,但信息孤岛普遍、数据烟囱林立,加之受师生信息素养和使用行为影响,应用深度不足。在数字校园建设规划阶段,要深入了解学校信息化基础、应用群体特征、信息化素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显现度,从核心问题、重点领域、受众广及使用频繁的工作来启动建设工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分类以良好获得感为动力不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四、用“数”治理与对“数”治理

    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数据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逻辑,活动及环境数字化是其前提,优化行为和提升效率是其目标,扩充智力能力是其本质,用数据提升治理能力是其基本表现形式。但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用数治理的目标需建立在对数治理的基础上。所谓对数治理,即对数据本身及其背后的关系进行有效治理。数据本身的治理范围主要包括所有权归属、存储、安全性和接口标准等,数据背后的关系主要包括数据共享、应用、组织机构、制度保障以及商务关系等。关系治理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难点、重点和堵点,事关数字校园建设成效。因此,数字校园建设不能只关注表层应用,更要注重应用背后的底层逻辑及其需求的制度保障。

    五、前期建设与后期运维

    数字校园建设虽然是整个校园的数字化转型,但其实质仍是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信息化项目“三分建设、七分运维”,决定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成效的不是前期投入而是后期运维、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有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是决定用户黏性与活跃度的关键。数字校园不存在统一、固定的模式与形态,加之信息技术更新的“摩尔定律”,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建设与运维并重的过程。

    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目前职业教育主要的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电子讲稿(PPT课件)、微视频资源(微课)、网上案例、网络课程和在线题库等,VR、AR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场景相对较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某些突出矛盾和提升办学效率是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这些都属于工具理性。如何在数字化校园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和技术创新思维,由单纯的业本管理逻辑发展到心本与业本管理相结合的逻辑,回归教育本质,致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数字校园建设中必须不断深入的问题,其本质是一种价值理性,既要做到应用为上、便捷高效,又要做到关注体验,避免异化、注重激发。

    七、自我投资与社会投资

    数字校园建设投资大、技术更新快,如何平衡自我投资与社会投资的关系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我投资建设数字校园的优势是有利于整体推进和统一标准,同时可以建立自有运维团队,避免技术绑架,不足就是容易给学校造成财务负担。利用社会投资建设数字校园的最大优势是以资源换投资,暂时避免财务负担,但可能存在技术绑架、潜在投资黑洞以及因出现多家投资企业而造成的标准难以统一,从而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在利用社会投资建设数字校园时,一定要弄清楚投资企业的商业模式,避免投资变贷款。同时,要优先选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政务云、智慧教育平台和慕课平台等,避免重复投资。

    八、效果评估与发展阶段

    数字校园建设效果评估应根据信息技术扩散特征采用持续跟进的方式,且不同阶段评估对象与重点应不同,在项目刚建成阶段主要考察“量”的变化,如完成多少硬件建设、项目更新和资源建设等,可以称之为“短期产出”;后续应持续跟踪用户参与度、活跃度与使用频率,并据此评估使用成效,可称之为“中期成效”;积累一段时间后,要评估数字校园建设给人才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心智模式带来的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可称之为“长期影响”。

    (作者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