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法治教育发展趋势 创新育人模式
坚持推进法治教育创新发展是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的重要使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学院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为目标,不断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形式,凝聚法治教育资源力量,以“课程、师资、学生、平台、涉外”五大领域为主线,突出“强基、固本、提效、拓展、创新”特性,系统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符合教育规律、构建完整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基——
加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程
法学教育是实现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先导。学院将专业课程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根据新时代法治人才的能力要求来构建全面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学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建设理念,高质量推进法学学科专业建设,针对法律实务、知识产权和涉外法律等特色领域,开设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等主干基础课程,通过法学基本理论教学和法律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具有传统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学人才。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文科建设”,将OBE等新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例如,有“双师型”教授在“司法实务”课程中采用“理论讲授—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程教学实效性;有青年教师在“宪法学”课程中巧妙运用新媒体工具,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法学专业课程的研习兴趣。
此外,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潜藏的思政元素,将法律知识和思政知识紧密衔接,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并进行联合记忆,在提升学生法律能力的同时兼顾道德素养的培育,为学生今后成长为德才兼备、为国奉献的法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在学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一批批优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力实现了育人和育才的高度统一,受到学院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固本——
加强优质师资队伍引育工作
建设一支高水平法学师资队伍是实现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学院将专业教师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聚焦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发展的主要目标,全面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综合素养好、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全面支撑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一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战略。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学术会议活动40余次,让教师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拓宽视野、获取新知。同时,坚持邀请业界学术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大数据背景下法学学科建设论坛”“四川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多场学术会议、专家讲座。二是坚持“以研促教”教育理念,鼓励教师通过学术科研掌握法治教育前沿趋势、创新方法。2023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英文4篇;科研立项28项,其中省厅级课题立项8项。这些学术成果显著提升了教师团队的知识积累,为培育法治领域优秀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提效——
拓宽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空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才是基础。学院坚持“以赛促学”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参加高水平竞赛的渠道和机会,让学生在竞赛中丰富知识储备、拓宽法治视野、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例如,在四川省教育部门主办的2019年“锦天城杯”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法学专业4名学生从21所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学院还坚持“注重实务”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狠抓教风和学风建设,大力鼓励、引导和支持广大学生参加能够权威评价法律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统一考试,持续增强学生的法学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拓展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空间。统计数据显示,历年来学院在校生中通过法律职业资格统一考试的人数约为30%,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拓展——
打造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平台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社会实践充分对接。学院以知识产权法律教育研究为特色,创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平台,教学成果获得社会各界肯定。2021年,被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授予“四川省知识产权培训成都文理学院基地”称号;2022年,被四川省教育部门授予“四川省知识产权新文科实践教育基地”称号。此外,学院在2023年新建了6个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成都市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学院的“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亦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基地”。秉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学院致力于与优质企事业单位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学院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优化教育教学。师生团队积极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建议,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院承接多个服务于企业和地方发展的横向项目,累计项目资金超过80万元。例如,有6名师生参与了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2021年度四川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报告》的研究和编撰工作,体现了学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实力和社会贡献。
创新——
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遵循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的具体部署,紧密结合本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际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采取引进海外归国教师、开设双语课程、举办法律英语竞赛等多元化措施,学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20年,学院成功举办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国际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班,吸引来自成都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外贸企业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14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深入研讨国际知识产权的新进展和技术转移中的关键法律问题。展望未来,学院将依托国家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主动申报涵盖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规则、信用风险法律防控等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全方位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实际应用能力。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耕法治教育一线,全面聚焦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通过完善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探索产教融合等系列举措,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滋养,为法治强国建设贡献“文法”力量。
(卢笑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