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认定148个县(市、区、旗)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自2020年2月教育部颁布《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以来,在各级部门机构的努力下,至今全国已有21个省份的190个县通过了省级评估认定。此项教育督导工作提高了学前教育普及率和普惠程度,促进了广大园所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办学,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核心追求是“幼有所育”和“幼有优教”。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老百姓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带来的收益,但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仍是薄弱环节。教育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共富的重要维度,而且为社会共富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根据有关量化研究的结果,学前教育投资收益率为17%,位居所有阶段教育之首。因而,可以说,持续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

    《评估办法》从普及普惠、政府保障、保教质量三个维度设定了17项评估指标。评估认定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经费保障、师资建设、专业化管理和保教质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还存在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资源投入问题。学前教育发展前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的历史欠账。在全国范围内,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方短期内难以补齐学前教育投入短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有限最基本的原因之一是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学前教育资源投入既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与部分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认知不足有关。

    规范办园问题。规范办园要求园所的教育理念科学、硬件条件达标、安全卫生管理有力。学前教育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施教,幼儿阶段是孩子发展的“浪漫期”,幼儿园教育教学须以游戏为中心构建。实践中,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学习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些地区特别是在规模较小的民办园所硬件不达标,安全与卫生管理流程缺失或流于形式,校车消防安全隐患仍有存在,这些办园不规范现象降低了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满意度。

    师资保障问题。高质量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保障。当前的发展情况是,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还有待提升,幼儿园教师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专业不对口、专业素养不足。另外,学前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以合理的待遇、充足的编制和有效的培训为基础。幼儿园教师缺编、同工不同酬、待遇偏低、专业成长乏力等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需要应对的挑战。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为社会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以督导为抓手,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压力型体制中,各层级督导是促进各地学前教育资源投入提升的有效工具。这种督导不只是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可以关联到县域地方政府的工作绩效考核,强有力的督导可以促进相关部门盘活已有资源、扩大新增资源、汇集多方资源,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汲取经验智慧,加快普及普惠发展。在过去四年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中,各地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有县市利用“政府主导、公办扩容、民办导优”机制,通过“租赁村集体房屋办公办园”等方式,加速推进优质公办教育资源扩容。这些经验都可为学前教育后发地区提供借鉴。

    加强教育领导,促进园所规范运行。园所的规范运行,需要强化教育领导,这既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园所规范管理,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幼儿园园长在办学理念、保育教育、安全卫生等维度的领导力。

    强化师资建设,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优质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需要在充实编制、提高待遇、规范准入和强化培训等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园所保教质量,为普及普惠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