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少年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金戈在学校门口欢迎学生入学。 金戈与学生们一起读书。 金戈与学生们在一起。本版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校长名录 

    金戈,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校长,全国中语界首届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第一、二届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

    “把阳光收集在书缝里做成一枚九年的书签”

    “书籍好像是杰克的豌豆/看似柔弱/却可以让你登顶来到巨人的住所”

    在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主楼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挂满了学生原创的诗歌,他们追求阳光,讴歌青春,赞美世界。这不是学校硬性布置的语文作业,而是金戈校长到来后,带着学生们在心灵的旷野上牧马放歌,用最淳朴的方式去守望教育与人生的美好。

    教育有诗有远方

    金戈不是笔名。清瘦的体型没有如名字般的勇武之力,倒是透着儒雅的书卷气。

    与诗歌结缘是在念师范的时候,学习中文的他从接触到泰戈尔的作品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无形中有一种力量,催动着我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金戈已数不清读过多少诗,印象最深的是他手抄了多本诗歌集,还和同伴创办了一本《雪山》诗刊。

    登上三尺讲台后,金戈的语文课堂因为诗歌而显得与众不同。课文讲到情深处时,金戈会引用名人的诗歌来点化,偶尔也会即兴创作一首。诗歌课更成了他的主场,旁征博引,意趣相融。“他在课堂上表现出语文教师最大的真诚,就是带着学生去领略文字的力量与美妙。”一名专家曾经这样点评金戈的课。

    2013年,金戈上任温州外国语学校校长,他对诗歌的领悟也从教书转向了育人。

    这所学校彼时正处低谷,教学质量走下坡,教师心气不足,学生疲于在题海中奔波,“眼中缺少光亮”。金戈一度辗转难眠,他找到学生聊天,发现他们的灵性被潜藏了,需要用新的教育生态去唤醒。

    “知识来得及,体验等不及。”开学典礼上,金戈慷慨激昂地念了一首原创诗《开花的石头——致成长中的孩子》。很少接触现代诗的学生一听题目就笑了:“石头能开花吗?”金戈也笑了笑,随后从石头的“不安分”“生长中”“会唱歌”“会开花”说起,其中一段是这样的——“我是会开花的石头/别人又曾笑我故作高冷/棱角分明一言不发/我说他们看不到我灵魂的低柔/只要风拂手携来雨的答答问候……”

    石头都会开花,生命更可以绽放!金戈传递了一个无比坚强的信念。有教师给他发短信:“新校长上任后没有下达中考指标,而是让学生的生命鲜活起来,我们看到了当教师的价值。”

    金戈用他的行动,兑现着“石头开花”的教育理想。蓝灰色调的校舍略显压抑,他就想方设法亮丽校园,举办诗歌节、戏剧节,还找来专业大厨给学生制作美食;为了给班主任鼓劲,他开办了校长谈心会,教师节里把教师的名字串成一首诗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场合,金戈会吟诵他新创作的诗歌,引来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和激荡。

    离开温州之前,金戈管理过的中学在当地已是有口皆碑,最为集中的评价是“这是学生爱去上课的学校”。

    诗歌的种子轻轻埋下

    金戈创作的诗歌当中,教育诗超过了九成。他参加国内现代诗教学研讨会,将他对教育诗歌的共生关系作出阐述。“教育是成人之美,她给了我无限的创作灵感,我用诗歌简洁而又丰富地表达出来。”金戈独特的创作风格,让“教育诗人”的称号在圈内不胫而走。

    来到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后,金戈面对的是九年一贯制的学生,诗歌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冒了出来。金戈常说,将“诗”字拆解,诗就是用语言构筑的精神庙宇。“让孩子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用童言童语表达童趣童真,求得善通与博大。”

    记者从该校的诗歌教学课程指南中看到,小学低段不求模仿名家名篇,此阶段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可彻底放飞,天马行空。到了中段,开始对文字有要求,适当模仿经典诗歌,并用问题支架去激发想象。比如写“苹果”,简单模仿别人的诗歌,会丧失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大同小异。金戈巧妙设问“苹果在干什么”,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打开:“苹果红了,它们说很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到了高段,一些“校园小诗人”逐渐崭露头角,学校成立芦苇小诗社,招录志同道合的人,近些年在省市诗歌大赛中屡屡夺魁的选手多出自这个社团。

    在金戈看来,诗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几位精英、出几篇佳作,而要达成育人的普适性,重在精神发育与审美发展。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各班每周五下午都有3分钟的诗歌朗诵活动。学校每年举办诗歌节,通过自由创作海选赛、命题现场创作入围赛、朗诵作品决赛的综合评比,人人都有登台的机会。

    向善、求真、博爱、思辨、想象……诗歌将这些种子轻轻埋下,也终见花开。学生小陈成绩不甚理想,在班里也是沉默寡言,自从加入诗社后,他脸上的笑容多了。学生小傅以中国历代的英雄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在班里吟诵,同学们被感染了,纷纷加入到爱国主义的诗歌创作中来。

    诗歌教育或许和诗歌本身一样,有时也是寂寞的。因为这难以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也没有任何数据能表明诗歌带给学生的变化。但金戈的内心和学生们一样,是富足的。他说,学生走出学校后,表现出来的气质是不一样的,“每年中考考场的考官都向我们反馈,说学校学生讲文明、素养好,诗歌的育人效果是看得见的”。

    赋予教育行为更多的诗性

    在金戈的办公室里采访时,他指着对面的一栋教学楼说,有一天远远看到一位教师在大声呵斥学生,“当时我很难过,我最受不了老师这样的行为”。金戈没有约谈这名教师,而是在几天后的一场会议上朗诵了诗歌《等一等》。

    “都是文化人,一听就明白了。校长没有指责我的教育行为,我为什么不能对学生好好说话呢?”金戈的良苦用心让这位教师不禁低头反思。

    其实,来到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之前,金戈的两个身份早在教师中传开了。一是做过温州市教研室副主任,二是会写诗。很多教师更关心前者,因为会研究考试比会写诗更“重要”。

    时间一长,教师们发现金戈更注重教育行为的诗性。他不喜欢动不动就开会,事无巨细地把每一项任务压给教师,把刚性管理武装到牙齿。更多时候,金戈选择用诗性的言行来驱动。“不被压力困扰的教师,自然也不会把压力传导给学生了。”

    最先感知到的是语文组,因为要推进诗歌教学,金戈多次来到组里讲学,“共情”“本原”“慢艺术”等词常挂嘴边。“教了多年书难免会职业倦怠,如果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或能释然。”教师梁鸯鸯班上有名学困生,平时爱丢三落四。有一回上课铃响还不见学生踪影,焦急的梁鸯鸯找到人后忍不住想批评几句。话到嘴边时想起校长的教导,于是俯下身开始倾听。没想到学生冒出了一句:“我在听花歌唱。”那一刻梁鸯鸯被触动了,原来学生有他们的宝藏世界,渴望教师的包容与呵护。从此以后,梁鸯鸯一头钻进了诗歌教育,带着语文组系统架构课程,深挖诗歌的育人效应,并主动承担起诗社的辅导任务。

    在金戈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诗性教育”的队伍中来。有人办公桌的案头除了教学工具书,还添置了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文学等书籍;有人在每天晚托班结束时,会在校门口给学生深深鞠上一躬,送出一个深情的拥抱;有人在汇报教学成绩时,会取上一个诗性的标题或者提炼几段诗句,以此提醒莫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全部。

    种种变化,如金戈的诗歌那般,厚积薄发、自然发生。对教育和教师的期许,就在他诗歌《孩子,是你派往春天的使者》的字里行间——“你用天空的蓝为孩子谱写着理想的纯/你用清泉的清洗礼着灵魂的真/青丝转瞬添了白/每一丝白熬就的黑夜都携来光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