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荷盛开 芬芳自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济南的市花,每到夏天,各处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是济南一景。济阳区滨河实验学校坐落于济南市济阳区绿城·荷畔春风小镇。学校由于先天滨“荷”,且“荷”自古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是良好品质的象征,所以建校伊始就擘画了“荷之品,花之芳”的核心办学理念。那么,怎样才能使广大师生如荷盛开呢?建校一年多来,学校以系统化推进为总体思路,以“高效教”和“自主学”为突破口,整体变革研修模式、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关键因素,初步构建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高质量育人生态,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还助推学校从一所“新建校”快速蜕变为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校”。
“荷美”研修塑名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优势在于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充分吸收当前教育领域新的实践成果,但劣势是缺乏系统积累,没有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教师队伍。怎么办?以校本研修为抓手塑名师、强队伍。
一是坚持“学—观—思—行”一体化研修策略,注重通过“集中研修、课堂观摩、教学反思、实践行动”四大环节,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实施的关键是巧妙利用师徒结对制度,放大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实践中,一般先由师傅通过示范课为徒弟提供指导,示范课取得显著效果后,师傅需将其中的亮点与教研组分享。随后,徒弟主动与师傅进行磨课(即师徒同构课),选取示范课的某一个或两个亮点进行展示。磨课完成后,教导处还会收集教案、课堂PPT、录制课堂视频,建立课例数据库,供全体教师随时学习。同时,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在日常教研和集体备课中总结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成功经验,以沉淀、推广更为高效的课型结构。
二是构建个性化、落地式校本研修模式。首先,通过细化考核项目,明确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标准,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努力方向。其次,学校教务督导人员定期通过课堂观摩、赛课评课、听取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表彰鼓励优秀,精准指导个例。再次,党支部书记、校长带头为每一位教师规划专业发展路径,拟定个性化的研修任务,实时跟进指导、考核、评价、表彰。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构建起一个既关注基础提升,又尊重个性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助推教师走上一条专业发展快车道,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荷美”德育润心田
德育是“五育”之首,培养具有“荷之品”的“荷美”学子,首先要在德育工作上下功夫。近年来,学校以“心语桥”团建活动为载体,进行广泛创新,有效撬动了家校社多方力量,切实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心语桥”团建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搭建一座心灵沟通之桥,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多样化的互动中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如乐观自信、勤奋进取和合作包容等。
在实践中,学校以“班级、年级、家庭”三位一体的形式,全方位开展“心语桥”团建活动。首先,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开展班级团建。学校通过合理分组,将不同性格、能力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引导他们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教师们会定期进行小组建设指导,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其次,以社团为平台,开展年级团建。学校充分挖掘各类特色资源,组建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花棍操、威风大鼓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社团练习、展示等活动,不仅能培养相关兴趣爱好,还能在活动中不断发现自我、战胜自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再次,以“家校共育”为纽带,开展家校团建。学校会定期组织家长沙龙、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活动,以密切家校联系、增加家校互信,传播科学育人理念,丰富学校课程,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心语桥”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德育工作方式,让德育形式更加多彩,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成功构建起家校共育的新模式,使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为学生构建了从学校到家庭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场域,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适切而有质量的教育。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心语桥’课题的实践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心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坚信,只有加强心育工作,让学生在校园里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他们才能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自信前行。”党支部书记牛玉兴说。
“荷美”课程育英才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循道理,会创造;乐传承,勇担当;懂礼规,善合作;强身心,兴趣雅”的“荷美”少年,学校秉承“以每一名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进国家必修课程和特色校本课程的整合,构建了“荷美”课程体系。
落实国家课程,确保基础稳固。国家课程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而制定的,具有普适性和基础性。在“荷美”教育中,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基础教育。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学校将德智体美劳课程与学生的习惯养成相结合,与体质提升相结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家务劳动相结合,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半功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校本课程,促进个性发展。在夯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家长和社区资源,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如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开发“经典诵读”课程,低年级学生以诵读《论语》《三字经》等内容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则以诵读唐诗宋词为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修养都有显著提升。麦浪翻飞的6月,学校在济阳街道葛店村稼禾香黄河水稻研学基地的承包田“荷美稻田”里一片金黄,学校据此开发了“麦收计划”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体验用镰刀割麦子、观摩机械化收割场景,引导学生体验农民丰收劳作的艰辛与快乐,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培养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习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确保课程能始终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广受学生欢迎。
“荷美”课堂提效能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引领学生如荷盛开,除了构建系统课程,还必须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学校抓住“高效”这一关键发力点,科学精准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构建了“1234清,挑战520”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既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1234清”,“1”指明确1个目标,即大单元整合后的一节课教学目标;“2”指取得2项突破,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合作探究和验收反馈两大重点环节取得突破;“3”指用好3个法宝,即做好教研让教师教得好、抓好小组合作让学生学得透、用好量化积分让教师评得准;“4”指培养4项能力,即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信息提取力、知识整合力、真实情境下的解决问题力;“清”指为检验学生课堂所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恰当作业并及时批改,力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在具体实践中,高效课堂分4段7环节进行。4段即目标呈现、自学指导、小组合作、总结验收;7环节即:“导”——教师先管住课堂纪律,再谈教学方法,以保障教学效益;“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自学中体会乐趣,发现疑难;“悟”——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学体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讲、发言、阅读和记笔记等;“辩”——引导学生在相互辩论中,看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破解疑难;“展”——引导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负责查漏补缺,进行适时答疑解惑;“练”——引导学生练习精选习题,巩固课堂所学;“清”——教师当堂测评,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区后进行重点点拨。
为推动“1234清”高效课堂模式真实落地,首先,学校在“教”上发力,不断通过各种校本研修、优质课评选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其次,利用学生喜欢积分的心理特性,在“学”上创新引入了一套积分量化评价体系,即“挑战520”,有效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具体而言,根据小组合作学习4人组在课堂7环节表现分别赋分,为了调动组内4个层次学生的互助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将学生分别根据序号数字谐音起了好听的学名:1号“一定行”、2号“爱荷美”、3号“三人行”、4号“思考者”。组内第一层次学生(一定行)得基础分13分;第二层次学生(爱荷美)可获得2倍积分的奖励,即26分;第三层次学生(三人行)获得3倍积分的奖励,即39分;第四层次学生(思考者)获得4倍积分的奖励,即52分。每周小组4人理想得分总数为520分。
“挑战520”新颖有趣的积分规则,让学生们每天上课都充满活力。值得一提的是,130×4=520分,其中的4有两层含义:一周按周一至周四4天计算,周五总结评比;4元化(自评、他评、组长评、教师评)评价,即学生每日各环节积分评价情况通过这4元化评价共同得出,更显客观公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