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贴“好标签”也要慎重对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石向阳 绘

■两会漫话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谈到“不要过早给‘好孩子’贴标签”,建议加强家校共育,携手为孩子打造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众所周知,我们不能给孩子贴“坏标签”,但贴“好孩子”的标签也需要慎重而理性地对待。

    孩子所处的环境一直在变化,过重的荣誉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精神负担。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很容易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对于被贴上“好标签”的学生来说,也可能因“标签效应”而影响自身的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推崇赏识教育。给孩子贴上“好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孩子朝着家长所预期的优势方向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很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探索。为了维护这种标签所代表的形象,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只能在某个领域内发展,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或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贴上“好标签”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固定思维,片面地认为他们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这会限制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长潜力,因为他们可能会担心冒险和失败让他们失去“好标签”。同时,孩子也可能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认为优秀是与生俱来的,忽视努力的重要性。

    过早地给年龄较小的孩子重大荣誉或制定既定目标,除了短暂的愉悦之外,可能会给孩子传递压力和焦虑。“好标签”往往代表着高目标、高追求,相应的是追求目标的高压力和实现目标的高付出。孩子可能会为了达到这种标签所代表的标准,忽视了自身的情感和需求。这种压力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同时,也容易使人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的行为和能力会随着时间、环境和教育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宽容、包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知道可以在失败、困难和挑战中成长,探索发挥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个性优势,及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使其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郑州轻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