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情教育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不仅是帮助国际学生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以及塑造其对中国正面感知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内蒙古工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践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发展、知行合一、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打造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品牌,以国情教育为载体,以身体力行为导向,努力夯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内蒙古工业大学来华留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制度政策,直观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学习力、行动力、传播力,使其茁壮成长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

    共建“教育大平台”

    引领国情教育多元化发展

    学校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搭建优质教育平台,多方共同制定和实施国情教育计划,使国情国策多元化展现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教师、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等元素的充分互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面对教育经历、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各异的来华留学生,学校以“中国国情”课程作为理论依托,打造包括“主题研学团”“校地(企)体验团”“中国家体验”在内的三大系列活动。“主题研学团”作为理论课程的“第二课堂”,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相结合,有效反哺了“第一课堂”;“校地(企)体验团”旨在促进学校与地方、企业的交流合作,以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和实践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中国家体验”以来华留学生包联制为基础,即从本科来华留学生入学开始,学校教师每人包联2—3名学生,对其进行全周期的学习生活指导和职业规划,一、二年级注重抓好生涯规划教育和适应性教育,三、四年级注重加强创新创业、科研训练和毕业教育,通过采取“教师家庭开放日,来华留学生进家门”这种方式,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融合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家庭学校与社会,多维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共讲“国情大主题”

    促进国情教育特色化发展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希望全面了解当代中国。因此,学校结合地域特色,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抓手,以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8个方面为切入点,每学期选取一个主题,实现来华留学生“本科—研究生”国情教育全覆盖。以学校所在城市呼和浩特市为中心,辐射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国情教育活动,使来华留学生在学历教育阶段对中国国情有着真实、立体、全面的认识。

    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此学校选择“生态”主题,打造“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浙江省浦江县”生态环境保护特色品牌研学线路,不仅能够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还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认识。在与浙江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校展示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深化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2023年,来自蒙古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4名留学生,以留学生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创作的短视频《保护环境的Z世代》在“Z世代 在发声”2023来华留学生国际短视频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仅有的一支获奖队伍。

    共促“文化大交融”

    推动国情教育多样化发展

    学校自2006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共培养近千名来华留学生,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迈入提质增效阶段。在校留学生主要来自蒙古国、塔吉克斯坦、柬埔寨、老挝、多哥、巴基斯坦、也门、孟加拉国、苏丹、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同时,为学校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服务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文化是国家鲜明、生动的名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来华留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为深度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让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和感知中国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助力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和人才培养,学校打造了包括“中国文化节”“汉字书写大赛”“粽香端午”“月圆中秋”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连续举办多届的“国际文化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已成为师生了解世界的广阔窗口和展现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化交流成果的重要名片;“工大国际讲堂”通过邀请知名留学生校友,促进了学校师生与留学生校友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联结。同时,学校还围绕具有国际化、中国特色的纪念日、活动日开展“国际—国内—自治区内”文化融合的国情教育活动,如5月12日(国际护士节)、8月15日(全国生态日)、11月9日(全国消防日)和9月(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讲好纪念日、活动日背后的文化故事,助力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感受内蒙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注入文化动力。

    多元、特色、多样的来华留学生国际教育,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目标指引,生动讲述了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同时,也擦亮了“留学中国”“留学内蒙古”的品牌。(马军 朝鲁门 斯琴 杨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