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更多高水平研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高松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代表通道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林焕新 禹跃昆)今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代表通道”上讲起一段故事。

    “30多年前,我在北大读硕士期间到广州珠江冶炼厂,做稀土分离的工业放大。这期间,我碰到了一个难题,稀土料液进到萃取槽后变成一团糨糊。文献里没有现成答案,我只能动手做实验,摸索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一种破乳剂,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松回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他也直言了当前人才培养的“难题”。“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将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能力,特别是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培养其创造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更多高水平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高校是这三者最集中的交汇点。”高松说。

    实际上,这两年,高松的建议也都与发挥高校这个交汇点和主力军的作用有关。去年他建议提高对于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比例;今年建议优化竞争性经费管理,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和所在单位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出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这既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又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松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