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强引擎”助湾区轨道交通大发展
前不久,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交职院”)入选国家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院校,全国仅有10所高质量职业院校获此殊荣。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承担了此项任务,通过搭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改革轨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团队,建设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先行示范,引领同类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交职院胸怀“国之大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产业,立足“服务交通强国战略、顺应‘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对接智慧轨道发展趋势”的高点定位,打造轨道交通专业群。专业群构建人才培养、技术支撑、服务输出的联合体“内链”,打通大湾区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产业链智慧协作的联合体“外链”,优化供给强链补链,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助推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高水平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专业群特色优势
运营和在建的轨道交通里程超54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700公里,高铁里程1500公里……大湾区是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和技术发展前沿,拥有广州地铁等一大批轨道交通行业领先企业,以及规模庞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中国高铁“走出去”“智慧交通”及“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都对轨道交通运维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化、智能化正在引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风向”,广东交职院调研发现,轨道交通行业有些岗位的需求正在缩减或被新岗位替代。其中传统值班员等岗位逐渐被车站综合岗取代;多职能岗位与复合岗位增多,如适应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行车调度员等。
“新需求为轨道交通专业群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跨专业协作、多岗位融合成为人才发展新趋势。”广东交职院院长罗毅说,轨道交通产业“调频”,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群就要“共振”。广东交职院顺应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的趋势,2009年在全国交通类高职院校中较早成立轨道交通学院,以群建院。
地处大湾区的轨道交通学院,乘着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东风,瞄准轨道交通智慧技术赋能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深化专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院以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轨道智能技术研发和轨道智慧运维为引导,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搭建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为牵引、以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等为支撑的轨道交通专业群。
“专业群内各专业间的关联,实质就是所服务和面向的职业岗位群间的关联。”广东交职院轨道交通学院院长黎新华介绍道,专业群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城轨运营企业普遍设置的列车司机、车辆检修员等核心岗位。群内5个专业聚焦轨道交通产业链运营维护环节,面向大湾区综合、智慧、绿色和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发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
“双线进阶”德技并修,培养一专多能轨道人才
“列车故障救援涉及行车调度等多个工种,如果不严格按照流程处理,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上,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李俊辉采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引导学生分角色开展列车故障救援工作,在实践中感悟责任在肩的使命感。该课程获评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目前,专业群共有3门国家、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专业群立足轨道交通特色和区位优势,为思政教育厚植工匠精神沃土,培育学生交通强国的爱国志和报国情。”罗毅说。专业群系统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思政融合贯通、职业能力分级递进,校企协同多维育人”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德修身、技立业。
如何满足轨道交通行业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需求?专业群系统分析轨道交通关键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课岗融通、分层递进、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构建“基础平台—行业特色—能力拓展”,以及“岗位简单项目—岗位综合项目—跨岗位复杂项目”的“双线进阶”课程体系。
得益于以群建院的优势,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相互支撑,培育学生的核心岗位能力和拓展岗位能力。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专业平台课程和基础课程;二年级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特色课程;三年级根据订单岗位方向和个人就业意愿,选修相关专业课程或选考相关岗位证书。
以专业群为单位,轨道学院确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等16门专业群核心课程,以真实生产项目等为载体,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专业群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独立模块,根据模块内容知识体系、技能要求的差异,配置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打破传统课程教学一门课一名教师的教学模式。如今,专业群已经形成了校企共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实践衔接、职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教育统一”的良好教学生态。
校企深度融合,跳好协同育人“集体舞”
“在校期间进入订单班,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从广东交职院城轨运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屈锦俊进入深圳地铁工作,得益于学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现担任值班站长。
自2010年起,专业群与广州地铁等企业强强联合,开展大规模订单培养,培养高就业率、高对口率、高满意度的人才。专业群与广州地铁探索的“过程管理型订单培养模式”,被应用于全国十余所订单合作院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制度轨道”上蹄疾步稳。专业群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推进更加精准深入、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一年级订单全过程管理,校企共同设计课程体系;二年级订单植入企业岗位个性课程和证书;三年级订单以岗代课,进行专项能力训练。
“来即能战”的实操动手能力需要“练兵场”。专业群建设大湾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进教学资源转化、实践条件转化等“三转化”。专业群还与广州地铁等龙头企业合作,以轨道车辆等专业门类为基础,高标准建设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再现典型工作场景和现场工作流程,解决轨道交通实训场景“三高三难”问题。
专业群教师彭育强把机器识别技术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指导胡文君等学生进行项目转化。“非接触式轨道列车异物检测系统”项目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近年来,专业群着力推进科创育人,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带动更多学生解决行业、产业技术问题。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赛项中分别获得国家、省级奖项12项、36项,参与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4项。2020年至今,专业群承办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省赛(高职组)。
功到自然成。专业群累计培养了8000余名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毕业生,其中70%进入广州地铁等国有大型企业工作,为全国轨道交通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辐射带动服务社会,为轨道职教发展提供广交方案
2023年,轨道交通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迎来“大丰收”,教师斩获教学能力竞赛省赛一等奖3项,以及国赛二、三等奖。
有了“工匠之师”,才能培育工匠之才。专业群充分发挥大湾区轨道交通发达的地缘优势,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技能大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以企业(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引育并举。专业群实施新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职业教学素养、技术开发能力提升、行业影响力提升工程,助推教师成长为教练型教学名师、能工巧匠、技术开发专家,打造能改进企业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2015年前后,全国轨道交通专业“井喷式”发展,300多所学校开办城轨类专业,急需专业师资。专业群打造全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职业院校计划,开展集中培训、个性帮扶等特色化培训,发挥人才高地辐射带动作用。
修复一段钢轨时,如果更换整节钢轨,就需要几十名技术人员一起工作4个小时才能完成,如何降本增效?专业群教师联合企业将金属激光增材技术应用于轨道关键部件维修,当好轨道交通“保健医生”。
近年来,专业群引导教师跨学科专业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立地式”应用型科研服务,点亮“科创星火”。专业群近5年承担3项国家科研项目、20项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申请知识产权98项。
为了给教师建设产学研“梦工厂”,专业群牵头成立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广东省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与维护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这些独具特色的专业技术实践平台,成为专业群与企业同创共赢的利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