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如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高质量办学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学校承担着优化师资队伍管理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更担负着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责任,校长应该以教育家精神为办学指引,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变成学校日常的生动实践。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校长需要确立的正确观念问题,也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问题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向来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重中之重。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还是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师群体走向卓越树立了标高。教育家精神既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素质内涵和崇高使命,也为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探索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也成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学校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要的责任主体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很容易被视为一个外在结构与特征改善的问题,更容易从教师队伍的外部要素、结构、机制和数量与表现特征上去判断,并且通过数量、结构、学历、职称、荣誉以及类型等许多外在的可视化的指标去衡量。实际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从外部到内部、从政策到实践、从职前到职后、从管理到评价、从待遇到发展、从个体到群体、从数量到质量协调统一的整体。
“高素质”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更是建设的过程。尤其是教师职业的育人定位,使得教师需要承担更多不同于一般职业的独特使命,这不仅体现在职业道德、专业水准等规范性标准上,更凸显在对教师个体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内在要求上。所以,从更为实质的角度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一个教师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的概念,是一个教师内在成长的学校专业行动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好老师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完全是大学培养的,而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岗位实践中历练出来的。
如果从教师与学校的基本关系而言,学生、教师、校长构成现代学校的“铁三角”,教师不是学校管理和使用的对象,而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和核心主体力量。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决定学校组织的兴衰成败,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来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忠诚、热忱与努力。校长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最基础的工作,更是学校最持久的工作。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是从学校场域的教育教学实践起步的,是在教师日常的专业行动中实现的。学校生活不仅是教师实现职业价值和专业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实现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历程。
因此,学校承担着优化师资队伍管理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更担负着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责任,校长应该以教育家精神为办学指引,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变成学校日常的生动实践。
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重要的专业职责
校长对学校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学校体系中,教师是最关键的要素。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引领教师成长”是赋予校长重要的专业职责之一。
我们也曾对近200名中小学校长进行调研,发现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管理中的重要职责。如在调研问题“您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中,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您在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如何调动和维持教师积极性”;针对“您认为教师发展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职业倦怠”;针对“工作中令您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有活力”;针对“您在工作中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教师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关键。学校既要成就学生,也要成就教师;既要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协调起来,学校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
正是由于学校既要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负责,又要对教师的职业进步与专业发展负责,这就决定了校长是重要的教师教育者。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既是校长需要确立的正确观念问题,也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问题。
在许多学校管理中,由于现代科层制以及精细化、数量化的“科学管理”观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未能很好地确立,加之校长的权力角色,使得校长与教师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一些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总是处理不好。有的校长把教师视为管理和使用的对象,视为遵守规则、服从管理的“下面人”“普通人”,用简单的绩效考核、排名奖惩和规定要求等精细管理思维试图“管住”教师,这样一来,许多教师无法实现专业自主,无法参与到学校的事务中,他们常常是以被动服从者、执行者的角色开展工作,也常常以沉默者的方式应对各种事务。也有不少校长将追求高学历、高层次、高荣誉的教师占比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绩,甚至以多重方式吸引各类有“名号”的教师,将教师进行三六九等的分层分类管理,却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建设,教师的成长严重受阻。
当下,学校越来越被看作是教育变革的中心,教师不仅仅是改革项目的执行者,还是在学校变革中有效地运用其知识和能力的主体。学校变革的最大力量掌握在学校教师的头脑、双手和心里。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感受不到自己的地位、尊严和价值,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情意和专业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前景就不会乐观。
校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促进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和教师专业成长,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贡献自身的力量,校长可通过以下策略,激发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释放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和活力。
校长应成为最“懂”教师的领导者。校长的本色是教师,校长应该是最懂得教师的人。从现实操作的角度看,校长要从以下3个层面来“读懂”教师:第一,教师是与学生相对应的关系词,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内在依据;第二,教师是一个“活人”与“全人”的概念,教师发展在实践上归根到底是教师作为“人”的修养问题,是教师的“整全发展”与“全人教育”;第三,教师与教育系统的各种要素相关联,有分段、分科、分层、分类的特点,也有性别、年龄、地域、文化差异的特点。校长只有不断重建“教师”概念和观念,把教师还原到鲜活、真实、丰富、生动、实际的状态,才能真正把握教师劳动的多种职业特性,寻求到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方法。
校长要实现对教师教育思想的引领。教育思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素质教师的重要素养。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想引领,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基于探索和实践,我们提出了校长对教师“思想引领”的五步逻辑,即要明确回答以下5个问题:第一,反思自己有思想吗?校长要确认自己有思想,而且要有真正的思想。第二,思想从何而来?校长的思想不是来自书本上能言善辩的他人观念,而是来自自身的实践经验、创新体会、理论学习和凝练概括,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独特的认识。第三,思想如何转化成师生的共识?校长要把自己的思想转换成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认同和相信的思想,形成师生的共识,与教师一起学习、交流,更要通过倾听师生的心声,将思想与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建立连接。第四,思想共识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要通过与学校问题结合,转换成与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相融合的项目或者活动。第五,思想行动何以证明有效?要能够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基于相应证据证明自己的思想行动是有效的。
校长要能够有效推动教师校本学习。基于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意义,教师的校本学习与校本发展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措施。要有效推动教师学习,校长要做到以下3点:首先,要防止成为教师学习的“要求者”“规定者”和“检查者”,而要成为引领教师学习的首席学习者和教师学习的参与者;其次,要帮助教师将学习与实际的专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清晰教师面临的理论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条件性问题、心理性问题以及知识性问题,基于不同的问题性质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最后,要为教师创造学习的环境,鼓励学习的发生,支持学习的行动,建立发展性的激励与评价制度,提供各种支持性的资源和条件。
校长要善于借力学生促进教师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会有学生更好的成长。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和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力量。但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措施中,许多校长将目光放在外部的专家和资源上,忽视了学生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情意”问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力量。所以,校长要善于借力学生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有效措施。要在学校倡导和营造尊师文化,营造信任、舒适、温馨的人际环境和平等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探索教师发展的“学生路线”,通过学生评教、学生建议等,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教师教育也提倡教师建立对学生的同理心,感恩学生和向学生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