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普提优 四横四纵 为培养拔尖人才探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省萧山中学创建于1938年春,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育人传统的学校,已被评为首批浙江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首批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共育基地等。办学80余年来,萧山中学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始终充满改革的锐气和勇气,肩负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而进行大胆探索。近年来,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积极构建创新生态,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构建了以“青物锦标赛”“结构挑战赛”“国学辩论赛”“模政提案赛”为代表的理科、工科、人文、社科四大课程群(四横),与“激趣—认知—实践—创新”的深度学习和创新实践(四纵)有机结合,开创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培普提优”新模式。

    聚焦“青物锦标赛”

    激扬创新思维

    “青物锦标赛”借助源于生活的项目设计,通过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由发挥创造力,参与实证性的学术研究。这一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慧,展现个性和才华,让参与者在生活中闪耀光芒。

    “科学理论前瞻”激趣拓展。学校时常会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介绍一些前沿的科学理论,也会利用课外时间,对接高校来校开展的科普类讲座或者沙龙,以此对学生进行多学科视野拓展与兴趣激发,涵养学术自觉力。

    “大中衔接课程”深化认知。专业知识是创造力生发的必备要素,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便是有扎实、充实的专业知识。因此学校积极建设大中衔接课程群,主要面向物理有特长且将来希望从事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相关职业的学生。课程架构分为理论拓深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与比赛技巧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力。

    “项目模拟研究”实践体验。以校本化的赛题开展项目模拟研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反复论证、交流评价的迭代学术研究过程,提高实证研究能力。项目研究资源是开放的,注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处理数据、进行论证的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学术研究力。

    “物理锦标赛”激发创新。学校会提前公布赛题,参赛小组根据队员各自的特长合理分工并规划研究过程,经历校本赛制“报告方进行学术报告,讨论方质疑并开展辩论,评论方评价双方表现”,实践完整学术研究过程,以此历练参赛学生的学术规划力和意志力等创新能力,拔尖学生可进阶参加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YPT)。

    聚焦“结构挑战赛”

    技术挑战无极限

    学校携手高校土木工程学院,共同探索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路径,因此结构挑战赛是以高校土木工程学院为主导,由相关院系开发系列土木工程选修课程,提供模型制作培训,中学可组队参加其组织的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大赛。

    有别于理科通过科学研究和理论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结构挑战赛”作为工科类课程,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工程性思维,即以价值为导向的建构性造物思维,追求效率、效益、省时、省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结构力学和材料知识,通过反复的尝试、打磨与实践,绘制出凝聚新思路的图纸,优化结构制作的工艺流程,制作出一件件充满创意的结构模型,还要能经受住静力荷载与冲击荷载的考验。

    “职业规划讲座”激发志趣。邀请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从职业规划的角度介绍土木工程是建造在地上或水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包含建筑、地下、桥梁、环境、水利、防灾、交通七大工程,并逐一展开我国在这七大工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唤醒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顺势介绍土木工程在大学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志趣。

    “土木启航课程”拓展认知。由高校土木工程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资深教授、副教授、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等组成的团队,在总结长期教学与指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规划和录制一套“未来土木工程师起航”微课程,引领对土木工程有志趣的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前沿成果和未来发展动向,唤醒学生的学术自觉力。

    “结构模型制作”动手实践。基于高中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开发实践动手环节。由高校土木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面向技术选考生,以高校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的桥梁模型作品为例,介绍桥梁结构模型的制作和评价方法。学生通过结构模型的探究、设计与制作,深化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体验与感知,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动手与创新思考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力。

    “结构挑战赛”实现创新。对模型结构制作环节表现优异的学生,结合其自身意愿,组队参加“全国中学生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大赛”。学生通过研究赛题,结合微课程和通用技术课所学,经过一定的力学计算之后设计模型,并采用统一提供的材料制作模型并进行加载测试。学生为了创作出既轻便又稳固的结构模型,需要经历成百上千次的摸索与改进,极大地激发并历练其学术规划力、学术研究力和学术意志力等素养。

    聚焦“国学辩论赛”

    厚植文化底蕴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2018年,萧山中学被中国人民大学授牌“中小学国学教育基地、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暨国学等级考试优质生源地”,自此学校立足基地建设,开设国学教育特色课程,努力探索国学教育新亮点。2021年,学校创造性地推出“国学辩论赛”课程群。在辩论中诠释国学经典,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更高的挑战,也是一种有效的国学学习方式。它兼具人文性和思辨性两大特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进行学术化解读、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实践。

    “国学讲坛熏陶”培养热爱。以成就“富蕴思想的青春国学,富有担当的时代国学,富含意趣的世界国学”为理念,涵盖古代文学、古代史、古代哲学、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汉语五大板块,开设“国学大讲坛”课程。去应试化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学习,让国学学习变得有意义、有意思,开出书单建议学生广阅国学经典著作,做好必要的读书札记,厚实学生的国学基础,培育学生的学术自觉力。

    “辩论综合课程”提高技能。面向有国学基础且具备辩论潜质的高二学生,对辩论的审题与立论、辩论材料的准备、辩论讲稿的撰写,以及辩论的逻辑、语言、攻防等开展培训,目的是让队员更加精深地掌握辩论的规则和技巧。同时灵活开展辩论思维、口语表达、强化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训练,提高学术研究力。

    “仿真互辩演练”模拟实践。先确立一个辩题组织实战演练,然后反复观摩学习该辩题的“新国辩”视频,研究新国辩队员如何围绕己方观点展开博弈与较量,分“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道程序,由实战演练的辩手分享心得,指导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提高学术规划力和学术研究力。

    “国学辩论赛”实战对决。在全校征集的国学辩题中筛选确定校赛辩题,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一一角逐、层层选拔,在实战中提高参赛选手辩论的心理对抗能力,磨砺辩手的文字组织、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规划力和学术意志力。冠军队伍或者各场次最佳辩手再择优组队参加区市级甚至更高级别的辩论赛。

    聚焦“模政提案赛”

    展萧山学子才智

    模拟政协是一种比较典型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形式,萧山中学的模拟政协活动起步较晚,主要依托本校致尧模政社团组织并开展各项活动。该社团成立于2020年,由学校德育副校长负责,团委教师和政治课教师做双指导,每年的留社成员都非常优秀,如今已配合指导教师初步形成模政进阶课程群。

    “提案概览激趣”社员招新。在模拟政协活动中,学生模拟的是政协委员的身份,但活动的开展并非以个人而是以集体行动的方式进行。借助高一思政课做好宣传动员,比如收集展示近些年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唤醒学生的学术自觉力,吸引更优秀的学生加入模政社团。

    “模政综合课程”深化认知。一旦加入模拟政协社团,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中学生,而是一名中学模拟政协委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模拟政协社团活动中,学校会安排一部分时间用于对各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各种社会实践技能的掌握,包括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活动规则等知识,以及组织调查研究、提案写作、演说辩论、社交礼仪、视频编辑、PPT制作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力。

    “社会实证调查”深入实践。模拟政协活动模拟了政协委员调查社情民意的过程,走进社会、参与社会,是模拟政协委员的必修课。模政社团带领社团成员密切关心社会时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深入社会,多渠道了解国计民生,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模拟不同界别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和提案,提高学术规划力和研究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