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谨防电信诈骗“十连环”
据中国驻澳大利亚珀斯总领馆消息,近期,驻珀斯总领馆接到多起中国公民和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领保求助电话。为增强在外中国公民和留学生的防范意识,驻珀斯总领馆对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十个关键流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为冒充身份、编造理由、转接司法、坐实罪名、恐吓威逼、监控信息、假扮好人、转账保释、连环诈骗、删除撤退等。
最近在外公民和留学生频繁遭遇电信诈骗,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国外的反诈手段不如国内便利。前些年电信诈骗频发,国内经过公安部门和电信企业的不懈努力,构筑了严密的反诈防火墙。但在海外,此类反诈公益技术手段目前还难以普遍实现。二是异国的信息交流存在时间滞后和空间阻隔。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来行骗。当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大使馆、国际快递公司等工作人员给目标对象打电话时,由于语言障碍、网络不便、环境陌生、沟通受限等,受害人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核实和有效求助具有较大的困难。三是大部分国际诈骗的窝点都在境外。由于跨国抓捕难度大,诈骗分子无所顾忌、肆意妄为,甚至为了营造假象敢视频露脸。四是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情绪敏感,是诈骗的“易感人群”。相比于国内的熟悉环境带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情绪,留学生在国外遇到突发状况时,情绪更容易脆弱、紧绷。
值得注意的是,除留学生本人外,留学生家长也是诈骗分子的目标对象。有报道称,近日有在美留学生遭遇“虚拟绑架”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某种技术手段造成留学生和家长沟通不畅,利用家长联系不上子女的时间差勒索赎金。基于上述行骗流程和案件,留学生和家长都要提高警惕。事实上,任何看似无懈可击的诈骗,只要在过程中多加留意,都会露出破绽。谨防电信诈骗,要做到认识“两个不会”、行为“两个不转”和心态“两个不慌”。
首先,要认识到公检法、大使馆等机构不会通过电话通知重要文件包裹领取和办理案件;警方也不会通过社交平台处置案情和在办案中要求转账。其次,行为上要谨记“两个不转”,不要同意将电话转接至“公检法”部门,可以选择换个手机直接致电有关部门核实,或者拨打使领馆的电话寻求帮助;坚持不轻易转账的底线原则,对任何突如其来的转账要求都果断拒绝。再次,心态要遇事不慌、保持镇定,做到“两个不慌”。接到疑似电信诈骗的信息或电话时不要慌乱,应多和亲友沟通,或向有关单位直接核实;遇到诈骗分子编造的“罪名”也不要心慌,坚信清者自清,切勿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最后,不要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也不要轻易与他人产生财物上的关联,涉及财产处置时要提高警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