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拥抱机器人教育的春天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教育?2015年4月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向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随着创客教育的兴起,机器人教育也开始热闹起来。而透过热闹的背后,不过是一批培训机构或者企业在自娱自乐,很少有课程教学论背景的学术专家做深入研究。记得在某次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活动上,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忍不住批评这些“自我膨胀”的培训机构:不是你们的课上得好,而是学生没有更好的选择。换言之,就是传统课程的学习太无趣了,而机器人教育手脑并用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对机器人教育感情很深,2007年无意中进入这一领域后,一直持续到现在。正因为在机器人教育的圈子中很难找到课程专家,我总觉得有些迷茫和无助。2012年左右,我无意中发现李艺教授团队发起了“机器人进课堂”项目,非常惊喜。李教授认为面对机器人这一全新的教育内容,应该放开手脚去尝试,去验证思路的可行性。他的原话如下:
课程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来自经验。好多课程层面、教材层面的问题,没有实际教学的验证,很难下结论,这就需要大量的教师投入做实验性的工作,从而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经验去支持课程设计和教材设计。课程专家要积极思考,也要走进课堂,如钟柏昌博士提出组织教学内容要遵循的“聚类化”思想,是值得借鉴的,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李艺教授是钟柏昌博士的导师。钟博士也和我一样,接触到机器人教育后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如果从2012年开始算起,他已经持续研究了十二年的机器人教育。他的研究几乎贯穿了中国的中小学STEM教育、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历程。他带出来的团队,不仅为这些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成为国内骨干教师,在全国各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钟博士的研究经历与我也有很多关联。比如,2014年他的国家级课题立项后,将研究生派到温州中学,我才有机会带着学生们一起编写了开源课程《Arduino创意机器人》。而这套开源课程对很多老师来说,既是创客教育的启蒙课程,也是机器人教育的入门课程。
随着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钟博士也成为了钟教授。后来他去了华南师范大学,在温暖的广州迎来了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春天。2023年6月,在第六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中有个环节,就是钟教授专著《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发行仪式,我应邀在发行仪式上作了几分钟的点评和推荐。时间原因,在点评之前我还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
12月的一个周日,我终于抽出时间,在冬日的暖阳下细读了这本专著。掩卷之后,似乎重新走了一次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不禁感慨万千。专著中好多文章我都读过,核心理论也听他介绍过,但是平时碎片化的学习远不如一口气读完来得尽兴。机器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机器人教育应该怎么开展?机器人教育要走向何方?钟教授在专著中都给出了回答。他的回答不是居高临下抛出一些看似厉害的口号,也不是空洞无物的所谓“制定标准”,更不是简单转述某些国外的教育理论,而是扎扎实实地基于他的团队研究不断迭代的成果,是学了之后能够模仿借鉴的成果。从4I到5I,机器人教育将从原来的混沌走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尤其佩服钟教授的文字功底。他避开了复杂晦涩的学术表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来,甚至还用“‘灯笼’模型”一词归纳了他的独特思考,呈现了“逆向工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趣而形象。因此读这本“巨著”并不吃力,你甚至可能会因为案例丰富而跟我一样沉迷其中。因为他的研究深入,加上知识面丰富,在书中我们还会得到机器人教育之外的收获,比如创客教育的本质,比如机器人教育和创客教育、STEM/STEAM教育的关系等。
我期待钟教授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方向继续前进,正如他在展望中写的“人工智能+STEM”,将机器人带向“智能”机器人。既然钟教授在自序中说自己“跨越十年用‘爱’拥抱机器人教育的春天”,那他一定还会继续跨越十年,用“AI”来拥抱机器人教育的春天。因为,机器人是最容易激发人们对人工智能想象的载体,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机器人教育自然“义不容辞”。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科技高级中学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