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个优化 拓宽劳动育人路径
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色,以精新教育为办学理念,聚焦环境、课程、资源、评价四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开拓特色劳动育人文化阵地,以跨学科融合整合劳动育人课程架构,促进区域联动构筑劳动育人平台,建立项目档案式评价贯通劳动育人链条。积极探索劳动育人的途径和构建长效机制,开创中小学劳动教育新格局。
学校以坚持构筑多彩育人模式为抓手形成的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案例入选福建省“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古意新韵,匠心非遗”劳动技艺特色课程建设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并在厦门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会上展示汇报;“新课标视域下‘五育’融合、劳育串联的跨学科融合特色项目”入选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一、优化环境,多措并举开拓劳动育人阵地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和落实的背景下开展文化育人,将“劳动、劳模、工匠”精神融入到中学学科德育实践中,可以深入挖掘并启示学生各领域学科的知识,并培育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精神。
1.创新规划劳动综合实践基地。依托校内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改造升级,涵盖农耕园、百草园、百果园、百花园、温室育苗园等劳动实践功能区。同时,积极开拓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多种形式的宣传阵地,完善劳动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文化环境。
2.营造劳动育人浓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立德树人广场、板报、橱窗、走廊、建筑物等物质媒介开展劳动教育,同时举办系列文化劳育专场活动,选树典型进行专场讲座宣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劳动、劳模、工匠”精神的情感趋同,形成特色育人环境,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优化课程,跨学科融合整合劳动育人架构
通过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项目化整合等方式整合课程架构,努力打破单纯依靠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孤岛”现象,突破学科、课堂、学校内外界限,将“学科课程”“校本选修”“校本实践”等多层次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群。让劳动教育走向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新形态,探索“五育”融合新路径,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四贯通”,让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从“形式”走向“实质”,从“单一”走向“整合”。
1.以责任田为实践平台,开发基于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责任田耕种季节和学校的种植计划主题,确立相关主题课程包资源,开设跨学科融合的课程包。利用学校责任田,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开展种植、培育、收获、烹饪、义卖等,在学生的参与中融入生物知识科普讲解,实地指导育苗耕种,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策划组织成品义卖并投入社会服务,多个环环相扣的课程包组成自成体系的劳动主题跨学科教育课程体系。
2.以研学活动为特色依托,开发基于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教学新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与社区资源共建共享课程,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集体实践教育设计主题研学活动,搭建校外劳动教育研学基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主题拟定、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活动拓展、观点交流、报告撰写等步骤,在实践中获得各种能力,为劳动教育多学科融合提供活动实践的有效途径。
3.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发基于地方特色的非遗劳动课程。在各年段开设古法造纸、竹藤编、绕线编织、扎染等非遗劳动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优化资源,区域联动构筑劳动育人平台
树立“大劳动教育”理念,动员家庭、社区、社会的有效参与。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全面育人目标作为宗旨,不断创新联动区域教育资源,搭建创新联动的劳动教育平台。
1.劳动队伍联动,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育人共同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助家长学校、家委会、共建单位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积极吸纳社会人士参与。
2.劳动过程联动,建立以“活动任务”为载体的育人网络。学校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充分利用家校社共享教育资源,以“任务驱动式”的劳动活动为学生设立劳动学分系统,进行劳动打卡积分等。
3.劳动资源联动,建立“实践基地+劳育”的教育路径。借助“主题对接式”整合学校周边资源,通过“一个学校对接一个社区”打造区域性的社区劳动基地网络,构建爱国、非遗、公益、科学等多个主题关联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及专题活动;联动周边企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劳动服务体验岗位。让学生在更好的教育资源参与下,收获更为多元和充实的劳动教育经验。
四、优化评价,项目档案式贯通劳动育人链条
探索以“劳动课程标准”为指导的“项目档案式”评价体系。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实际劳动教育开展中,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
1.开展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进行总体刻画,包括对每个学段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素养表现的具体描述,开展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制作劳动量化评价表。根据课程总目标、学段分目标、任务群和劳动项目具体目标,确定相应的劳动素养要求、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在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及服务性劳动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3.优化劳动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教师、同学、家长、社会人员评价对促进学生提高劳动素养的综合作用;评价方式多样化,以过程记录、作品评定、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认知和体验效果;评价时机全程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
4.制作劳动打卡系统。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熟练程度、劳动成果等方面,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平台,对“做—研—创”劳动教学范式进行“项目档案式”评价,努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张洋烽 梁希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