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 产教融合 校企共赢
汉水之滨、武当山下,在“车都”湖北省十堰市,坐落着一所与时代浪潮共脉搏、与城市发展同命运的院校——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工业职院”)。举办高等教育48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城市共生共长、与区域互融互促,先后成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湖北省首批高职联办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如今,学校正执着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着力建设湖北省“双高计划”,冲刺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
“武当山”“汽车城”“丹江水”“绿松石”是十堰市四张蜚声中外的城市名片。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服务区域经济 助推产业升级 成就师生梦想”的办学理念,扎根十堰大地办教育。2017年,校党委结合办学实际,创新提出以“本土化”为核心的“五化同步”发展战略。“本土化”就是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重点转移到十堰本地,力争生源、就业60%在本市,努力将学校发展根植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以校地合作的强大引擎为地方特色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校地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学校依托地方,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实施生源本土化、教师融入地方行动计划、产教融合平台重构等重大举措,着力为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人才。
聚焦县域促发展 产业学院谋新路
十堰市是东风(二汽)发源地,是汽车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独树一帜、世界名列前茅的“商用车之都”,同时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肩负着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重大责任。湖北省赋予十堰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十堰市经过多轮研究、论证,提出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一主”即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四优”即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多支撑”即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个支撑产业。
湖北工业职院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坚持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主动融入、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着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构建“一县一院”格局。学校主动对接本市所辖8个县级行政区,面对“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绿色低碳’成为十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这一课题,深入各县市区实地考察,相继与7个县市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以县中职学校为基地,聚焦县域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相继共建了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竹溪茶产业学院、房县黄酒产业学院、茅箭智慧环保产业学院、丹江水资源产业学院、郧西天河文旅产业学院、京东十堰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一批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和市域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学院,形成了集群(矩阵)。
争取地方政策支持。学校依照县域产业布局,建立了校地联席会议、办学成本分担等制度。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推动了相关政策机制出台。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为产业学院单列招生计划,支持行业单招。十堰市牵头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聘请学校主要领导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丹江口市投资3000万元在产业学院建设生命健康产业技能实训基地。竹山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竹溪县与学校共同承办第三届(中国漆都·竹溪)生漆科学与漆艺传承研讨会暨漆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2023年年会。房县将产业学院毕业生纳入专项人才计划。茅箭区划拨40余亩土地建设智慧环保产业学院。
带动中职共同发展。2015年以来,湖北工业职院开始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举办产业学院后,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需求,指导中职学校开设药品生物技术等契合本地产业需求的专业;利用学校“双师”培养基地,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为中职学校捐赠专业实训设备,接受中职学生到校内开展专业实训。各县中职学校以产业学院名义招录初中毕业学生,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前,学校与全市13所中职学校在15个专业领域开展一体化人才培养,带动了中职学校快速发展。
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产业学院在县市区政府部门主导下运行,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吸引了本地200余家企业加入。智慧环保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十堰市环保产业链“链长”企业,不仅为该产业学院学生提供500元/月的资助,还带动了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等相关龙头企业深度融入学校办学,订单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房县特色产业学院吸引了西关印象街区、花田酒溪国际生态康养度假中心、《诗经》文化广场等文旅运营主体加入产业学院共建生态文旅康养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
根植产业共育人才。产业学院的搭建,破除了产业技术变革与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壁垒。围绕当地“离不开”,学校灵活设置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智能环保装备技术、首饰设计与工艺等专业,通过调整产业学院的服务方向、办学目标等,形成产业学院创设来源于产业、扎根于产业、调整于产业的机制。学校将相关专业重构为“绿松石+”专业群,整合市、县职教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等,形成覆盖绿松石产品设计、加工、销售的专业链,助推珍稀的绿松石资源向高附加值艺术创意产品转化,实现了“业内都认可”。智慧环保产业学院整合了智能、机电、生态环境3个学院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为十堰市“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任务保驾护航。
校企合作育人才 产教融合见成效
建设特色产业学院是扎实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特色产业学院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学院,它依托地方政府部门和县域行业企业,在县域层面建设和发展,因其高度对接县域产业发展,服务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湖北工业职院聚焦各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创新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发展。绿松石产业学院通过行业班、中高职衔接班、订单班等多种形式,自2019年招生以来,共培养培训了百余名绿松石产业人才。该院学生蒋家明利用电商运营模式撬动传统绿松石产业,把家乡绿松石通过网络卖到全世界,成为如今的电商带头人,带动湖北省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的乡亲们打造了“湖北淘宝村”,被评为2018年“天猫双11创造者”,他推广家乡绿松石产品的广告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竹溪茶产业学院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累计招生56人,此外还着力开展茶产业人才培训,仅为竹溪县就先后培训了400余名产业人才。与智慧环保产业学院合作的企业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就成为首家遴选入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与智慧环保产业学院多年的合作,企业由最初仅有9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200余人,其中60%以上的员工和技术骨干是和产业学院共同培养的毕业生。京东十堰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于2023年成立,首届招生229人。
技术研发服务产业发展。智慧环保产业学院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净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市技术发明奖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竹溪茶产业学院教授、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李晓梅指导学生余盛林,成立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挖掘“贡茶”“祖传五代制茶”“200年树龄古茶树”等特质,开发出六大系列产品,2项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4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与生态低碳茶认证,引领张湾区3000多户茶农收入从年均不足3000元提高到1万余元,成功脱贫致富,培育出1家国家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从“守着金山要饭吃”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嬗变。余盛林也成长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先进事迹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绿松石产业学院学生王康,来自十堰绿松石主产区——竹山县秦古镇,家族经营绿松石多年,在校期间申请专利9项,获各类专业奖项10余项;2022年,他负责的“乘‘石’而上——绿松石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金奖。竹溪茶产业学院学生黄亚丽团队的项目“万物皆可漆——复兴生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学生余盛林团队的项目“茶以载道——GABATEA突破十堰市高山茶产业发展困局”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职教赛道创业组银奖。
湖北工业职院的实践证明,校地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是实现“当地离不开”的重大举措。学校要始终牢记服务地方发展的初心使命,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和跟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局面,才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真诚相待,吸引企业“张开双臂”、精诚合作,实现学校“有为”“有位”,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湖北工业职院将一如既往地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积极适应地方产业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坚定不移、持续深耕,推动产业学院行稳致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