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碎片化阅读浪潮中我们的选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碎片化阅读,是当下一个高频词。假如阅读本身承担了情怀孕育、智能开启、认知延伸等任务,那么,在碎片化阅读中我们如何去完成?这是贵州省安顺市开展阅读实践一直思考的问题。

    自2005年在安顺市第一幼儿园与一群陪伴孩子阅读的年轻父母一起启动了“活动+撰写感悟”的“双阅读”活动,至今已近20年,带动了300多万人次的深度阅读。首批参加活动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用当初的阅读路径带领自己的孩子读书了。

    说起“双阅读”,启动之初主要是推荐书籍、分享阅读,通过系列活动组织构建阅读生态。但面对今天的阅读场域,面对网络化时代的阅读供给,如何才能保持深度阅读的优势?2023年,在一个移民孩子占75%的社区,“双阅读”启动了一个新模式——动车模式,即仿照动车运行在于每节车厢都自行发力的原理,让每个孩子的自主阅读被开启。鉴于这是一列为阅读基础稍显单薄的孩子们开启的专车,该计划的名称为“成长号阅读动车项目”。

    自主学习能力是成长的核心竞争力,而动车模式是成长号动车开启的关键词。这一模式的“双”是安顺“双阅读”的升级版,即“读+我的创作”的“双”。具体操作是按照“教学大纲+”模式中“+”的轨迹运行,这个“+”是抛物线,在课堂阅读与自主解读的组合中,每个人底蕴、基础、爱好的差异让这条抛物线色彩斑斓,为真正的自主阅读开辟了通道。

    如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与表达?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双阅读”活动的策划人、实践者和推动者,我深知每一个通过阅读成就的作家都是书海的幸运儿,幸运的不是我们读书,而是我们怎么读书。所以,让想象力搭上书籍中的故事,这样经由文字构建的大世界,我们得以窥探文字无中生有的神奇,并且在让自己融入故事的过程中,大脑强烈运动扩展额叶燃烧的面积,这是智能的胜利。因为品读者对情节的解读就是对故事的编码,消除了原来对文字的畏惧,然后寻找一个通道去构建自己的文字王国,开启自己的故事。这是“成长号阅读动车项目”的初步设计,我们通过三个步骤进行实施:

    第一步,分享阅读的神奇与美好。在现场,为孩子们讲述自己成为作家的故事,讲述一本书对自己的影响,然后告诉他们有一本鲁迅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叫《山海经》:“如果你读原版会头疼,那么也可以读儿童版、绘画版。”接着介绍《山海经》中一目国、轩辕国的那些奇葩,还有人面蛇身的画像看起来很精彩……就这样,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想自己看《山海经》,认识一下脚掌向后的神兽。

    第二步,开启动车模式。设计一个孩子们可以融入故事的接口,让他们参与故事轨迹的改变,这是让人兴奋的体验。孩子们首次参与名著的创作,在不同孩子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神兽,而改编故事就是动车发力的接口,参与项目的孩子已经在发力,进入了动车阅读的轨道。

    第三步,引入熟悉的场域,将镇宁的农产品代入故事中。镇宁的蜂糖李是名特优产品,4月花开的时候,整个山谷都是甜甜的味道。孩子们熟悉的风景就在这里,这是他们的家乡,在润物细无声中,《山海经》里的动物自然而然进入故事中,太酷啦。

    “如果《山海经》中的精卫来到镇宁,她会喜欢北盘江的水流还是六马的蜂糖李?”

    “如果?可以这样想吗?”

    “可以啊,《西游记》的改编不就是这样吗?写《西游记》的作家参加唐僧取经了吗?”……

    现场,孩子们开始笑着叫着辨识《山海经》中那些从来没有好好认识的动物,并且与自己熟悉的民间故事进行混搭。慢慢地,《山海经》在阅读项目实践学校非常受欢迎,教师们惊喜地看见了动车模式的阅读: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现实和《山海经》中的动物放在同一时空,镇宁特有的蛇与《山海经》中的蛇在争夺地盘;贵州消失了40年的动物月牙熊与长右成为朋友;自己家后院养的山地鸡与凤凰成了亲戚……一时间,满校园的神兽奇形怪状在奔跑,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力原本就不是教师或者家长可以替代的,留下空间给孩子们编排故事,让阅读催生的原动力在他们的表达中展示,这也是阅读发酵中最基础的能力。

    在去年9月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耕读行动书香分享会上,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景瑜讲述了一个全新故事——《解救妈妈》。王景瑜的妈妈听完感慨地说,真的不能想象这是孩子自己创作的故事。在我看来,这样的创作训练了语言组合、逻辑对应、生活常识的观察与唤醒,参与阅读的孩子,在书中发现了文字经由大脑的生长秘密,而在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的当下,继续选择与原著读本同行的创新尝试与表达,应该是可行的路径。

    (作者系贵州省十大阅读影响力人物、贵州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