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化业绩评价体系 建强教师队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4年年初,浙江省对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进行系统部署,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加速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师业绩数字化评价体系,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教师业绩进行全员、全过程、全规则评价处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探索数字化改革创新

    学校在原有教师评价制度与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依托数据中台,利用多种技术工具从各个业务系统抽取数据,形成教师业绩评价表,再通过线上业绩库比对确定相应工作的业绩分,最终计算总得分。与此同时,学校深入剖析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评价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革创新。

    流程整合精简化。业务层面,学校依托数字化改革,设置改革专班统筹协调教师业绩评价、部门业绩评价、科研奖励、教学业绩奖励、经费公示等事项,重新梳理15个流程,合并3个流程,解决流程梳理难的问题。 

    评价对象数字化。学校为不同角色、不同岗位的评价主体设置评价目标,将评价要求具象化,解决教师理解不全、不深以及业绩评价不够透明的问题。

    业绩标准数字化。学校建设两级业绩赋分中心,兼顾校级统一标准、分院动态灵活的现实需求,为不同等级业绩定级赋分,解决业绩定级难的问题。

    评价过程全数字化。通过综合集成各业务系统,学校推动评价体系实现业绩数据流转贯通,实现评价过程数字化,解决平台整合难的问题。

    完善数字化考评架构

    围绕“两中心、一平台”,学校着力建设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数据、人事数据归集和清洗,完成评价业务数据化,完善多种角色、岗位评价主体数据化过程。建设赋分中心,实现业绩赋分标准数字化,引导评价参与者快速、准确地为业绩赋分。通过业绩评价平台实现业绩规则校验、业绩赋分审核,最终通过业绩计算、统计分析模块,实现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多种方式输出等功能。 

    业绩评价模型涵盖教师业绩各部分内容,体现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对教师评价的多样化要求。围绕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三大目标,学校精准梳理教师任务,并将其体现在业绩评价体系中,包含日常教学工作、教学建设研究、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评价对象的不同岗位、不同角色,在重点工作中由各二级学院设置不同的评价比例,确保以统一评价模型为前提,全面灵活评价教师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教师考核水平。

    评价标准设置两个等级,通过建立两级赋分中心,实现教师业绩评价标准数字化。其一是高等级业绩,包括省部级课题、论文、案例、竞赛指导等,后续涉及二级学院评价奖励,由学校考核办出台业绩标准,通过建立校级业绩赋分库将该部分业绩标准数字化。其二是由各二级学院认定的业绩,包括校级或院级项目、课题、教学改革等业绩,各二级学院建立分院级赋分标准,通过评价平台将评价标准数字化。

    学校依托各业务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构建一体化平台,集成业绩数据评价平台,解决流程梳理难、平台整合难的问题,实现教师业绩评价过程数字化。在流转过程中,重点监测关键数据,创建流任务或者批任务,构建实时或离线的数据仓库计算,以提供多维度数据比对,有效解决缺少全局性业绩统计分析、决策所需高质量数据的问题。 

    数字化评价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以数字化手段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有效整合教师业绩评价、部门考核、教科研奖励等多个跨部门、跨业务的事项流程,进一步细化教师业绩评价相关核心数据,切实提升评价数据质量。全过程数字化业绩评价平台引导教师完成业绩评价,推动教师和各二级学院完成数据分析,为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提供坚实支撑。

    学校数字化业绩评价模型建设两级业绩赋分中心,依托数据中台,综合集成各业务系统数据,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实现业绩评价全过程数字化,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业绩评价体系、模型、系统平台。该评价体系有效减少了评价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引导教师高效完成业绩评价,进一步增强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教师评价满意度显著提高。

    依托数字化评价体系,学校构建了一套针对核心数据治理的有效方法,促进核心业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完成业绩评价闭环管理,用数据支撑动态改进,全局性掌控各部门、人员绩效情况,支持有效决策。

    未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融入绍兴、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弘扬“明德敬业、知行合一”的校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数字化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强大师资力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任少波 宋正江 冯国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