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熔断”倒逼学校育人能力提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教育集团推出“作业熔断”制度。学校明确,每晚9时30分后,学生就可以放下作业安心休息,即便作业未能完成,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确保学生获得充足的休息。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各级教育部门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政策落地的效果如何最终还要通过一所所学校来体现。“作业熔断”制度就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其出发点是保障孩子的休息权利和睡眠时间,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现了一所学校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解与坚守。

    “作业熔断”表面上是为了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而允许学生做不完作业,其背后体现的则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这是学校对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底线的遵守,也是教育家办学理念的朴素实践。假如一所学校连学生基本的睡眠时间都无法保障,升学率再高、奖牌荣誉再多又有什么光彩可言?假如一个人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时期却因课业负担过重而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睡眠,身心健康必然会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

    还要看到,实施“作业熔断”制度客观上也会倒逼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选优选练习等方面下功夫。“作业熔断”制度也会增加个别习惯于滥发练习题、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科成绩的教师的压力。“作业熔断”制度实质是学校和家庭联手进行的一场孩子睡眠保卫战。大多数家长无疑是支持和拥护的。毕竟,孩子日复一日地熬夜做题,家长看了也是心疼的。

    有人担心,遇到学生故意作业拖拉怎么办?因家长缺乏辅导能力导致熔断怎么办?个别孩子动作拖拉,作业经常熔断会不会加剧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学校实施熔断而个别家长私下延长学习时间怎么办?其实,只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家校联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不会太大。客观上“作业熔断”制度也会倒逼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重塑家规家风,与孩子共成长。

    “作业熔断”制度当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和充足的睡眠也不是必须采用“作业熔断”制度。但毫无疑问,“作业熔断”制度以及类似的作业公示做法,具有可操作性,其总体效果是正向的、积极的,没有理由因噎废食。

    据媒体梳理,实施“作业熔断”机制并非南宁首次提出。近些年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很多地方不少学校都在尝试熔断小学生晚间作业。作为压减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最直接的保底手段,“作业熔断”机制被各地中小学采用,也越来越具备良好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支持。此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开展,学校作为实施课后服务的主渠道,客观上也为保证“作业熔断”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位小学班主任告诉笔者,在小学阶段,熬夜做题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也许还不太严重,初中阶段问题相对更严重。显然,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小学生睡眠时间,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精诚合作。期待各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把“作业熔断”制度切实执行到位、坚决进行到底,进而也为初中阶段减负提供借鉴。

    (作者系浙江省义乌市树人教育集团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