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育之基 拓宽致富门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躬行乡村 赋能振兴

    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胡熙莹的身影穿梭在教学楼里。

    一年多以前,她从天津出发,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选派校长之一进驻靖远二中。“一年多的帮扶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胡熙莹说。

    2021年8月起,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对口帮扶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先后派出多批教育人才对三县教育进行“组团式”帮扶。

    “组团式”帮扶如何实现为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如何赋能推动乡村振兴?记者深入三县进行了采访。

    “输血”与“造血”并重——

    推动师资教学“双提升”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是它曾经的标签。

    “我们一刻都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为当地教育水平提升贡献全部力量。”会宁县第五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范庆双皮肤黝黑,讲话声音洪亮。在此之前,他是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副校长。

    在范庆双看来,教育帮扶要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我是天津和平区汇文中学教师高建业的徒弟,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评价,每一个环节,高老师都倾囊相授。”会宁县第五中学数学教师王磊说。

    “‘组团式’帮扶的专任教师除正常任课外,均兼任本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通过师徒结对、上汇报课、听评示范课等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永靖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祥介绍。

    一年来,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统筹推动下,三县帮扶团队实施“399领雁计划”跟岗培训,选拔30名校长和90名教师分赴上海、江苏、浙江进行沉浸式跟岗培训。

    “示范”与“引领”带动——

    打好教育帮扶“组合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教学楼里书声琅琅,这是靖远二中学生们每天都有的“早读晚背”。充分利用早晚自习前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胡熙莹来到靖远二中的“第一把火”。

    在胡熙莹的带领下,帮扶团队发挥“组团式”人才优势,面向全县开展教学开放月活动,并成立28个完全由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提升学生自主认知。如今,学校从师资队伍到教学成绩实现飞跃,得到了师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这样的变化在校园随处可见。新学期,永靖中学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教学楼大厅沉浸式“悦读时空”书吧可以与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的学生来一场“时空连线”。如今,该校高一、高二年级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为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协调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联合向三县赠送了10.5万册科学图书。同时,协调中国科技馆、甘肃科技馆,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优质科学教育资源,为当地学生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科技盛宴。

    “我们要在‘兴’字上做文章,保障好帮扶校长、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条件,提供让先进理念落地生根的土壤,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白银市委常委、靖远县委书记刘力江表示。

    “把脉”与“蓄势”赋能——

    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在2023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会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斩获了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春风。“组团式”帮扶以来,会宁职专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踏上了“快车道”。

    “实训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保证。”会宁职专校长徐向群来自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他将市场“真需求”和企业“真项目”融入课程,实现了双创教育在专业课程的全覆盖。

    乡村兴,百业兴。基于会宁、覆盖三县的“中国农业大学—会宁县”科技小院就建在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科技小院根据当地的特点,满足了区域内黑膜马铃薯、全膜玉米、旱作小杂粮不同涉农企业和不同类型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何绍贞介绍,“科技小院”由相关专业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常年驻守,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多致富门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