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化”培训模式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当前,如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成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在69年发展历程中,成都师范学院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建成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成为国家教育部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和全国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牵头单位。在长期参与民族地区教师培训的实践中,学校探索出了“专业+文化”的双路径培训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构建“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行动框架
教师的职业素养既包括专业素养,也包括文化素养。专业素养主要表现为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有效;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拥有适应时代需要的“三观”、伦理道德、审美、情感等,可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价值和意义。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文化融入的过程。
教师培训应具备“专业路径与文化路径”,因此需要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文化发展深度结合起来,提高教师职业的文化内涵和素养。教师培训需要帮助教师发展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尊重文化、理解文化、融入文化,学会将学科教学与适应文化环境、完成文化使命相结合。
民族教育扎根于民族文化环境,担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文化使命。当前,在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师资队伍薄弱是短板。成都师范学院长期参与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实践,聚焦教师的专业性、文化性,针对传统培训“忽视文化差异、忽视地域特点”的缺陷,系统构建了“专业+文化”的双路径培训模式。
专业路径以促进民族地区教师教学工作的科学有效为目标,以促进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为重点,主要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结合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确定培训内容。文化路径以促进教学的文化适应性为目标,以理解教育的文化环境和使命、激发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积极情感、增强跨文化教学能力为重点,帮助教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索“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实践
(一)“树立崇高理想、丰富教育知识、提升反思能力”的专业路径
专业素养既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不仅包括支撑教师独立开展教学活动的一般学科理论知识、教学知识和实践中的教学技能,也包括在艰苦环境下从事民族教育事业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因此,培训内容设计紧扣三个模块:一是政策理论模块,二是教育教学与学科知识模块,三是通识教育模块。三大模块贯穿“树立崇高理想、丰富教育知识、提升反思能力”的专业发展主线。
“树立崇高理想”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内在核心要素,重在深化教师对民族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扎根艰苦环境的教书育人理想信念,利用榜样力量激发内心信念。比如,新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中,邀请扎根西藏墨脱地区十余年的“最美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心路历程。“丰富教育知识”则聚焦民族地区教师理论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通过专题讲座、问题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解决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比如,针对民族地区特点,增加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及具有民族本土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的课程。“提升反思能力”重在激发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思考、反思教学实践及自身行为品德。比如在校园长培训中,阅读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书籍,通过“经典原著阅读”课程,引领校园长们领略原著之美,通过“读书笔记”分享、“读书沙龙”畅谈,鼓励校园长们跳出思维定式,用经典理论分析实践问题。
(二)“理解文化多元、促进文化适切、塑造文化愿景”的文化路径
文化素养聚焦既要理解多元文化的特性,也要具备文化和教学相融合、以文化回应教学的能力。培训内容设计紧扣三大模块:一是地域性知识,包括对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心理等;二是跨文化交往能力,包括文化适应能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沟通等知识;三是文化适应性教学,包括基于文化的教学设计、组织、评价反思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敏感性、教师从文化实践的视域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等。三大模块贯穿“理解文化多元、促进文化适切、塑造文化愿景”的发展主线。
“理解文化多元”,课程设置关注多元文化理念、多元文化知识及多元文化教育技能的生成。例如,根据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设置训前需求调研问卷,收集学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背景下遇到的文化观、学生观、教学观、学校特色发展和管理瓶颈问题等,通过梳理,以专题讲座、工作坊分享、问题研讨等方式解决民族地区学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专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促进文化适切”,在文化适应性教学模块中,开设民族学生心理、学科教学与文化背景等课程。“塑造文化愿景”是民族地区教师实际担任文化的理解者、反思者、实践者等多重角色,培训主题针对民族教师的文化责任履行使命感进行课程设置,只有对自身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持初心。
(三)“互通”“共融”连接专业路径与文化路径
专业路径与文化路径是学科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专业素养中教师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对民族教育文化的理解和接纳。文化素养中不仅包含民族传统文化,也包含专业学科知识等人类共有的文化成果。教师培训不仅是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管理、教学技能等通用性知识的加深,也是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民族认同等地域性知识的强化。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通过理论研修、实践研修两个维度连接起来,共同达成提升双重素养的目标。在培训的实际应用中,理论研修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基于文化的学科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关注少数民族学生行为背后隐含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差异,在校长专业标准解读、学科知识教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跟岗实践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专业提升和文化融入润物细无声。例如,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民族认同方面的重要性,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与学科教学、教材的学习相结合,提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统编教材研读和教材设计等教学实践的能力。在实践研修中,创建多元文化对话交流的情境,通过组建班委、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竞技类比赛,促进学员的认知更新和情感认同。比如,参观博物馆是培训的实践必修课,能够唤起学员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四)以“专业能力提升”“文化适应”为价值取向的培训评价
培训评价基于“持续改进”的目标,以“专业能力提升”和“文化适应”为价值取向,运用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由多方主体(培训学员、培训教师、管理团队、第三方等)对学员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开展评价。专业素养维度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能力、反思能力等指标,文化素养维度包括教学的文化适切性、文化认同、行为实践等指标,综合能力包括教师语言能力的测试、具体教学情境中的决策判断、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等。培训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用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培训前的调查关注学员性别、年龄、学科、民族、培训期望等文化因素与学段、专业知识和能力等专业因素,针对性设置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课程体系,组建培训管理服务团队和授课专家团队;培训中通过课堂观察、学员访谈等方式,及时调整培训的方案和进度安排;培训后的总结性评价,将叙事、感悟等定性评价与满意度调查等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学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情境迁移和应用。
“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成都师范学院从2013年开始逐步提出“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从2016年开始将双路径培训模式广泛应用于学校承办的民族地区教师培训项目中,主要包括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民族地区的教师培训。例如,国家教育部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民族地区教师转型提升培训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培计划骨干校园长培训项目”“西藏自治区优秀青年校长助力工程”“民族地区‘一村一幼’骨干辅导员培训”等。
“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绩效评价在全国同项目院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前15位。在2020年启动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转型提升培训中,三年培训教师累计1000余人次,为四川省民族地区三科统编教材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授课专家、参培学员对培训方式及课程的满意度在95%以上。90%的学员认为培训提升了专业素养,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从普通话测试不过关到坚持训练后的二级甲等,从不同民族的教师组成学习小团队到返回驻地后的互相帮助,学员的点滴变化不仅获得了专业成长,更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认同。
“专业+文化”双路径培训模式实践夯实了学校的科学研究基础,深化了学校的师范生人才培养改革。相关主题的科研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研究成果反哺师范生培养,促进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改革项目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首批新文科教改项目,是立项的全国15所师范学院之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