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N”乡村学校教研新样态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第八小学坐落在淄博高新区的偏远乡村,曾经历过学生严重流失的问题。如今,学校借助教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生流失成为了“过去式”。学校遵循共同体思维,构建共生型教研团队,将教学与研训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内容范畴为载体、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运行机制为保障的“1+N”教研范式,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何为“1+N”
学校提出的“1+N”教研范式是基于四个维度下的“1”同多变的“N”结合产生的基本构想。
在教研理念上,“1”指向顶层设计,具体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包括“双新”“双减”等系列政策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等;“N”指理念引领下探索教师的多元教学能力、多种育才策略、多样化育人途径。
在教研模式上,“1”指建立一个基本组织;“N”指团队中的若干成员和组织团队,旨在把单脑连接成群脑,让个体教育行为变成群体合作行为。
在教研路径上,“1”指坚持一种基本路径;“N”指沿此路径探索多项教育要素,如对课程的整体理解、教学设计与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等。
在教研成果上,“1”指个人智慧、个人所得等;“N”指个人与团队智慧集结,上升为指向教学教研的多元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意义的教学成果,如丰富可选的校本课程、教研课程、评价体系等。
扎根实践探索多元实施路径
经过长期实践,学校对于如何落实“1+N”教研范式已摸索出一套经验路径。
学校力图构建多样态合作共同体,促进教师深度协作。学校在原有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基础上,构建“青蓝工程‘双师’共同体”“骨干教师领航共同体”“项目实施共同体”“校域共同体”等,并立足质量提升构建多维评价,以此助力深度协作。学校力图通过“1+N”教研范式实现共同体建设,尊重、发现每一个个体,激励、发展每一个个体,以团队智慧成就每一个个体。
学校通过开展任务驱动式主题教研,增进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任务驱动式主题教研是全体教师针对国家政策、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围绕“备、教、学、评、研”一体流程,开展主题实践、主题研讨,是教师发现教育规律、教学原理的眼睛。其运作机制模式为:活动前,做到前移教师思考过程,明确目标定位、主题内容、活动设计;活动中,做到基于证据进行表达,提供活动任务单、观测量表等;活动后,做到借助活动反馈,根据师生需求,持续优化主题活动。任务驱动式主题教研在实践中促进了教师对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整体思考,成为教师精耕细作课堂的利器。最终,学校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四年级语文课程纲要和单元教学方案》《体育教学案例》分别获山东省课程设计优秀案例奖。
学校通过问题导向式研讨,生发教学课题。众所周知,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就难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智慧。学校课题研究始于问题研讨。最初,问题源于中层领导或教研组长指定,导致研讨走形式,不深入。学校改变思路,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了“聚焦教学实践—聚合教育问题—确定教研主题—策划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成果—反思优化”的问题导向式研讨模式,深化了教师对“问题即课题”的深层认识,提升了教师识别问题、转化问题、选择性地将问题升华为课题的能力。基于此项实施路径,近年来,学校教师获批区级以上课题30余项,其中1项课题立项国家社科课题。
学校通过人人卷入式研课磨课聚焦新课标落地。学校以“人人一节好课”“新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达标课”“骨干教师展示课”等多元课堂展示为主,力促教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如在“人人一节好课”中,学校一改往年只展示数学种子课和课文分析课的做法,鼓励教龄不足5年的年轻教师自选课题展示一节好课,5—10年教龄的教师展示整篇课文或系统主题的课,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展示一个领域的课,引发了教师对教材结构化的思考。
在磨课赛课中,学校基于证据进行实证教研,突出证据支持,研制课堂观察量表,并根据数据反馈发现问题、调整内容、提出改进建议,力求促进教师“想明白”“说清楚”“改到位”“做出来”。
学校通过开展思维提升式发展讲坛,促进教师升华教育思想。学校开展的思维提升式发展讲坛主张关注教师阅读、反思、写作基础上的输出表达和思想凝练。比如,“悦读时光”主张分享好书、交流感悟;“教师微课堂”注重经验交流、研究分享;“大咖专场”邀请专家做客讲坛,以高位赋能乡村教师成长。学校已经实现教师每人每学年至少做客两次讲坛,实现了教师由学习力的积淀到科研力的突破,再到思想力的升华。
学校通过将教研与交互协同式技术融合,拓展了教研时空。学校利用淄博市智慧教学大数据平台,开展“三个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专递课堂),通过与名校结对、与名师对话、对薄弱校帮扶,用技术赋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数字胜任力。目前学校开展云端教研百余次,开展名师课堂近400节,接收名校专递课堂10余次。
评价推动从“育分”向“育人”转变
在落实和发展“1+N”教研范式的过程中,学校立足常态课堂研究,在实践中形成了“立德 启智 育能 慧心”课堂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与思辨力。尽管学校地处偏远乡村,但学业质量连年成为全区“排头兵”。
由课堂拓展到课程,学校构建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四自”特色课程体系,课程的开设由单一到多维、由规定式到融合式、由乡土类到科技类、由补短类到扬长类、由校内到校内外整合,实现了个个精彩、人人美好。
透过恰当的评价才能看见教育的成效。学校研发了“三全”(全人、全程、全景)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推出了“美的种子成长记”学分记录手册,实现了评价由“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改进、自省与预见价值。
学校“1+N”教研范式凝练了“五农融合式”育人模式,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办出了高质量的乡村教育。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第八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