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鲶鱼须”发型不妨宽容看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不少中学女生的“鲶鱼须”发型再次引发热议。起因是一位中学教师晒出班里学生的视频,镜头下学生穿着宽大的校服趴在桌上做习题,但女生几乎无一例外地从额头正上方垂下两绺头发,挡住半张脸。不少家长认为这种发型不够清爽,与孩子发生争执;不少网友围绕这个发型展开热烈讨论。

    现实中,因为发型、穿着等问题带来的亲子冲突、师生矛盾时有发生。严厉的批评指责未必是良策,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正确归因,不一味指责。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孩子在这一时期都渴望展现自我、追求个性,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某种流行文化的影响。服装、发型作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载体。中学生之所以重视自己的外形,其实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通过另类的装扮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的诉求一旦遭到反对,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对于学生一些看似不妥的打扮和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不是一味指责,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剖析他们近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多思考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只有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亲子沟通和师生对话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

    积极对话,达成对美的共识。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肯定学生追求时尚美的诉求,然后再进一步耐心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的美应该是内外兼修的美。对于中学生而言,朝气蓬勃、干净整洁就是一种自然美。对话应该和谐平等、平和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尊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和机会,例如在班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在家中召开家庭会议探讨交流等。教师和家长还要与时俱进,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潜移默化进行引导。

    以美育人,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班风班貌、校风学风都受美育的影响。学校应落实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教育,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自然和艺术的机会,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趣味,进而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

    学生注重外貌打扮,说明他们正在长大,有更加独立的想法,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关心和爱,既不一味指责,也不放任纵容,在对话交流和日常教育活动中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心智上的成长。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溪小学党支部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