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创新人才培养底层逻辑
我们倡导教师要做到先行后教:先行,是要求教师要提出学习目标、给出自学的要求,进行学习前期的指导,学生要带着问题和思考在指定时间内自学,完成检测;后教,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习发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近年来,我们还研制了天津一中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和课程性质4个维度,设计了45个观察点,用评价方式改革促进教师主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记者:天津一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培养,主要做法有哪些?
杨静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以德育为首位。我们坚信,如果学校教育只把学生变聪明,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这样的学生就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德育实施途径一般有大型活动、党团活动、校会、校本仪式和庆典、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多种媒体的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改版和升级,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担当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紧密结合起来。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逐步确定了育人目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出色的能力和服务的精神。我们在实践基础上凝练出育人10项内容:礼貌、诚实、感恩、爱心、责任、自尊、自强、乐群、善学、尚新。我们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愿景,以育人10项内容为指标,以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我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为保障,以《我的一中印记》成长记录为学生自主过程评价方式的创新型人格培养体系。
营造崇尚创新的学校文化环境
记者:天津一中的学校文化,经过一代代校长形成并传承下来,当前,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在文化的传承和转型上做了哪些工作?
杨静武:学校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我们努力推动学校文化不断转型,营造出了崇尚创新的“尚新”文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挖掘学校传统过程中夯实文化转型的基础。学校启动了“为天津一中人画像”的文化建设之旅。首先,用“旧画像”描绘新愿景,请老教师和老校友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回顾学校历史,让老教师的优良品格代代相传。二是用“旧画像”定位新形象。我们为老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亚太地区教育专家韦力校长塑像,出版韦力校长文集,目的是用身边的教育家形象使教师对教育家精神产生亲近感,让教师感觉到教育家并不遥远,提升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自我效能感。三是用“旧画像”提炼新价值。在对传统的回顾中,不断挖掘老教师的优秀事迹和优秀习惯,迭代天津一中教师价值体系,为文化变革奠定基础。
二是用微创新促进学校文化转型。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不断地变革。首先,组织干部教师以课堂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改革。其次,组织干部学习最新教育理论,培养中层干部形成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的能力。最后,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拓宽教职工发展的路径和渠道。学校在持续改进中,重新制定了毕业典礼的议程、设计印制了毕业纪念证,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毕业典礼的仪式;征集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修改了校旗,增加升旗仪式的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唱校歌的频次,用微创新实现学校文化转型。
三是在创新实践中实现文化转型。学校文化需要不断地转型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首先,在理论学习中促进转型。校长与部分教学骨干共读一本书,用理论学习促进思维发展。其次,在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型。我校《模块整体教学》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组织教师在模块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探索,让传统教学成果焕发新活力。最后,着重打造新课堂和新课堂评价,在课堂变革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学校文化转型。通过学校文化的转型,有效地提高干部的文化转型能力,也使我们的育人体系更加具有时代性。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学校必须坚持办学传统,遵循教育规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校文化不断变革,在学校文化变革中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