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融入”读书法:解读文本的秘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书,究竟应该怎么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我们难以作出一元的评判。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物将读书视为成长的精神食粮,并从读书中受益终身,但是,他们的读书方法各有特点,甚至截然相反。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读法

    例如,在泛读多读与精读深读上,高尔基、鲁迅、老舍、邓拓等知名人士,主张书要多读。邓拓的话形象幽默,他说读书就像农民积肥,不管牛粪还是羊粪,都要拾起来以供作物生长。鲁迅也有非常精辟的比喻,他说学习就像蜜蜂酿蜜,如果老盯在一处,肯定难有成效。老舍甚至提出,“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儿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但是,也有亚里斯提卜、托尔斯泰、朱熹、邹韬奋等许多大家,他们主张书要精读。古希腊亚里斯提卜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南宋朱熹提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再如,在多记多背与少记少背上,亚里士多德、马克思、巴金、辜鸿铭、曾国藩等知名人士,主张多记多背。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记忆力是智力的拐杖,记忆力是智慧之母。”马克思一生博览群书,且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记得深刻准确。但是,也有王阳明、钱伟长、爱因斯坦等许多名人反对记诵之学。王阳明说:“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其意是,后来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先王的教育之义就消失了。钱伟长在学习新知识时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对所有知识不要死记硬背,除了学习外语之外,什么也不要背;二是在学习中学会抓全局、抓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可见,读书方法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不过,对于人文社科尤其教育著述的研读而言,“情感融入”读书法则具有普适性。

    情感融入”读书法具有普适性

    所谓“情感融入”读书法,是指读者站在作者立场,或者融入书本之中,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与放弃个人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品读全书的内容。阅读结束之后,我们再跳出来,将全书呈现的画卷与个人的阅历、认知、情感等进行观照,不仅可以感受读书之乐趣、发掘作品之独特、提炼著述之价值,而且能够比较双方之优劣、发现读者之短板、提升个人之认识。

    当我在读某部作品的时候,会把自己放进书本中,或者成为作者,或者成为塑造的故事人物,跟着文字一起跳动,跟着情节一起成长。有时书中出现某个叹词“啊”“哎”之类的,我也会跟着一起“啊”“哎”一遍。正是在这种“情感融入”读书法的指引下,我从《老人与海》中读出了一位这样的老人——在遭遇各种厄运时,他都能从容安详、不屈不挠;我从《雪国》中感受到一位这样的作者——深邃的思想、忧郁的性格;我从《蛙》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时雷厉风行、六亲不认、宵衣旰食的革命女将,在晚年退休时却是怜爱娃娃、忏悔不已,甚至为帮侄儿借腹生子不惜铤而走险;我从《文化苦旅》中感受到一位这样的作者——他一边热情讴歌大好河山,一边痛斥举报文化,他那自由奔放的情感、天马行空的思想以及优美流畅的文笔,在说事说物说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情感融入”读书法并不只体现喜怒哀乐的感情,不只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而是可以应用到各种教育著作的品读,并从中读出作者的政治站位、思想层级与文笔功底。例如,在读完顾明远的《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一书之后,我能够感受到顾先生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对素质教育的透彻理解以及对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教育学术语言表达的背后看到了大先生的沉稳而又敏锐的个性特征。在读完杨德广的《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我的教育人生》一书之后,我能够感受到杨校长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阔达开朗、乐于助人、坚毅不屈的人物形象跃入眼帘,我远不及他的乐观与顽强,在我的读后感中还写下这样一句话:“等我小儿子长大了,我觉得应该让他也来看看这一本书。”在读完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后,我能感受到朱先生的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与教育情结,还有他那知行合一的教育信念与改革勇气。正如我在该书的读后感中所言:“从朱先生著作里,我看到了又一位潘先生。执着地热爱教育事业,热切地关注每位师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得其乐,无怨无悔!”在读完章开沅的《回归大学之道:章开沅口述史》一书后,我感受到了章先生在教育改革上的深邃观点、待人处世上的本真性情以及见微知著的犀利眼光。在读完于漪的《点亮生命灯火》一书后,我感受到了于先生那条内隐的情感之线与事业逻辑,那就是以家国情怀筑基,然后以教育事业立志,再以语文学科立业,最后以成功经验立言,成就了一代人民教育家。

    情感融入”读书法易于汲取思想养料

    自2015年至今,我采用“情感融入”读书法有针对性地读了20本中外文学著作、37本教育著述,每本书都撰写了一篇1万多字的读后感。读这些书,不是为了撰写学术论文而读,而是为了汲取思想养料而读。作为人文社科学者,不能只是为了完成学术业绩才去读相关主题的专业论著,还要带着心性陶冶或者视野拓展的目的读名著或者名人作品;而且,在读这些著作的时候,只有采用“情感融入”读书法才可以探测其瑰丽雄伟。

    为什么要采用“情感融入”读书法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文社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唯一性、精确性与可验性,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分析其场合、语境与对象,从而在读这些作品时自然站在作者立场,先把自己视为一个“无知无识”者融入到作品的具体内容中来。

    例如,我们常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园丁、人梯,在某些情形下这些隐喻正确且意义重大,在某些情形下却又失之偏颇甚至带来负面影响。蜡烛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园丁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态度,人梯体现了教师的大爱品质。但是,教师只是万千职业中的一种,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与亲人,甚至还是家里的顶梁柱与一片天,不可能像蜡烛一样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教学相长、相互成就、一起成长;学生的基础与志趣千差万别,不可能像园丁修剪花草一样,把培育对象弄得整齐划一、千篇一律,伟大乃至优秀的教师都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梯子是人们用来攀爬的工具,教师不仅自己要成长,而且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育人活动从来都是心灵之间的碰撞,不是简单的攀爬活动。可见,连再经典而又意义深远的喻隐,如果读者从一开始就跳开文本,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来理解,那么我们也难免出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不可能读出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内涵。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两个认知体系对接交流、取长补短,唯有如此,才能让读者实现思维层级的不断进步。

    正像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各自优秀著作的标准。根据“情感融入”读书法,我非常重视优秀作品的思想性与可读性。当前,我们的学术研究太缺少趣味了。某些文章读起来云里雾里,或者故弄玄虚,我认真地看了几遍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讲这么一回事。某些动辄搬出模型的论文,我认真研读大半天后才发现:原来论述的只是一个常识,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叔本华曾说,只有不清晰的思想,才会用晦涩难明的文字来表达。确实,语言是工具,思想是内核。文章是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力争让文风精简而又可读。高放在论及为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时曾指出,学问可分为四种类型、四个等级:深入浅出好学问、深入深出深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入深出假学问。要做一流的现代学者,就应该追求深入浅出的文风。放缓脚步,融入情感,沉浸阅读,持之以恒,功力就会慢慢显现。在从读者切换到作者的身份时,作品就会在深入与浅出两个方面发力。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