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对外传播的中国话语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访谈”⑩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新时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对于语言文学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具有独特见解,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学界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去年,欧洲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传媒集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王宁入选文学研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近日,就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等话题,对王宁教授进行了专访。

    ■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是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碰撞之后达到对话和某种程度的共融

    ■我们应该拓展与国际主流学界的对话渠道,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才能使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并产生广泛的影响

    ■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掌握语言的基本功,然后要对中国文化有精深的了解,又能用地道的外国语言表达出来

    ■科技人文应该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交叉学科领域,它可以吸引科学技术人员和人文学者共同研究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在科学技术与人文学术之间架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人文高端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统筹规划,提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您对此如何理解?

    王宁:“三位一体”统筹规划确实很好,尤其是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决不要忘记,国家的兴盛才是高校人文学科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要把科技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国际化的高度。具体说来,建设一个科技强国离不开顶尖的人才,而要培养顶尖的人才不能仅重视他们的学术水平,也要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这样他们在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后依然不忘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位一体”。先进的科技是人发明创造的,科技的进展都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培育未来科学家的人文素养,对他们往更高处发展更加有利。我始终坚持这一观点,科学与人文在最高层次上是相通的,它们都付诸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科学发明是不可能的。

    您特别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您如何看待人文素养的作用?

    王宁:当前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人文学科的未来在许多人看来前景黯淡,甚至能否存在下去都不得而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西方大学的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经费的削减、系科的兼并、图书资料的匮乏、学术著作出版的艰难以及教职的压缩等,都使得举步维艰的人文学科雪上加霜。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也产生了学习文科没有用的想法。但我的看法是,学习人文学科既“无用”,也有用。所谓“无用”,是指文科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而有用,则指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对人们认识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人们世界观的改变,而受到这种潜移默化影响的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不断朝着健康和正确的方向发展,甚至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人文学科所产生的作用是一种“大用”,它的价值是无法用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的,但是它却能间接地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的学生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心甘情愿地学习文科,同时也使那些理工科的学生带有某种兴趣来选修文科的课程。

    对于我国高校人文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您有哪些建议?

    王宁:我觉得,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人文学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人文学科的学生和学者也要拥抱科技,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地传播。有鉴于此,我特别强调“数字人文”的理念,就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人文学术研究,把人文学术研究数字化,借助数字技术来使人文学术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

    我认为,数字人文的诞生,使我们得以使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更新传统的人文学术研究,它至少可以使人文学者从烦琐的资料搜集和检索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沉下心来在理论阐释和建构创新方面多进行思考。此外,这一领域也可以使人文学科各分支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和流传下去,并为更多的本学科领域之外的学者所分享。总之,数字人文给人文学者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效率,同时也使得人文学术研究更接近科学研究。

    当前,在中外学界,人文学者也开始频繁地谈论“数字人文”这个话题。科技人文应该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交叉学科领域,它可以吸引科学技术人员和人文学者共同研究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在科学技术与人文学术之间架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我对此愿景始终抱有充分的信心,并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您曾讲“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从人文角度,您如何看待人才的培养?

    王宁:有的时候,学生既要有创新的愿望,同时也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再加之浓厚的人文情怀。教师的作用只是给他们一些点拨,给他们指明一个方向,以后的发展全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如果完全指望教师去培养的话,也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比如,一个学生从小就热爱思考,什么东西他都想追根寻源地问到底,就能使他在专业上不断进取。所以我觉得因材施教很重要。而且,培养创新型人才还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保证,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取得绝对意义上的创新。此外,家长或者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进行实验,并允许失败。让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一些快感。教师和家长,有时候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指明一个方向。

    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王宁:由于我长期以来在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任教,因此我的建议是,理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教育,适当地开设一些通识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人文学院院长期间,号召我们的教师不仅要给本院的学生开课,同时也要为全校开设一些通识课。即使在本院授课,我所讲授的全英文课程也有一些其他学科的学生前来旁听。他们说自己不要学分,就是对文学感兴趣,所以来旁听。我们也定期在学校举办各种高端的人文讲座,邀请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国内外理工科院士前来讲学,同时也邀请一些掌握一定科技方法的国外的文科院士来讲学。这些高端讲座一般不用怎么宣传就能吸引校内外的听众。

    这样便使得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习理工的学生也要有人文艺术修养,人文学科的学生,也要懂得一些科技前沿知识。这样学校便能够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地就业并走向世界。实际上,我们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个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推动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

    据您观察,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们的话语权和国际传播力在国际上呈现出哪些变化?

    王宁:就人文学术界来说,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我们中国的人文学者还未掌握应有的话语权,所产生的影响也未达到预期。例如,去年10月,欧洲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传媒集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更新了标准引文指标的全科学作者数据库,并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分为22个学科领域、174个细分子学科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但是,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仅有5名学者入选。

    过去,我们总希望通过国外汉学界帮助我们在国际学界发声,我自己在多年的国外访学和研究中也结交了一些汉学界的朋友,但我后来发现,汉学本身在西方学界实际上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除了哈佛和牛津等顶级高校,很多海外高校的汉学或中国研究系(中心)无论在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等方面都受到诸多掣肘。作为英文与比较文学学者,我经常受欧美高校的邀请前往讲学,因而有机会与欧美学界的主流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在欧洲同行的举荐下,我于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我惊异地发现,欧美的人文学科院士中,文学专业的院士大部分来自英文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因此我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拓展与国际主流学界的对话渠道,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才能使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并产生广泛的影响。

    如何推动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