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何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离不开改革创新。近年来,“行走的思政课”成为许多大中小学校和区域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探析“行走的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实践进路与优化策略,对于办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在行走实践中增进对理论的理解认同具有积极意义。

    “行走的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将思政课教学空间和资源拓展到广阔社会生活中去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在于,学生走出校园教室,在社会中开展参观游览、考察调研、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演出创作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进本领和才干。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相比,“行走的思政课”不仅实现了教学空间从校内到校外的拓展和转移,能从农村城市、田野厂房、纪念场馆等一线场景中获得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同时其学习方式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观察、言说、创造,学生能从中获得能力提升与思想锤炼。

    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具有深刻的现实必要性,包含丰厚的价值意蕴。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践观贯穿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行走的思政课”包含“五育”功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之举。德育方面,学生在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场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革命建设历程的认知,在考察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的体验中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走出校园考察实践,可以增进其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体认,在行走拉练中增强体质,在自然山水和艺术场馆中提高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行走的思政课”能够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连接,是提高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可靠手段。课程展开方式灵活,用历史的遗迹、真实的场景、可敬的人物呈现真理的魅力,调动起“互联网原住民”参与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感官体验和理论思辨相结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行走的思政课”以显著的实践性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具备推广实施的深厚潜力。教师和学校作为组织开展教学的主体,要积极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社会,拓展教学空间资源,确保“走得出”。不同距离的目的地带来差异化的行走体验和育人效果。学校所在市县往往拥有田地果园、厂矿企业、社区集镇、名胜古迹、文博场馆、革命纪念地等自然文化资源,交通联络便利,可与相关单位机构结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开发成为可复制延续的行走课程。区域的发展变化折射出国家的奋进历程,司空见惯的小故事蕴含着社会变革进步的大道理。“行走的思政课”也可以借助对口帮扶、暑期实践等机制跨越城市和省域开展,空间的距离产生场景的异质性,学生敞开心灵接受新事物,更容易在考察交流体验中留下深刻印象,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精神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实施“行走的思政课”,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不同环节增强理论阐释与行走经历的连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行走现场,教师快速调动起自身理论储备和高昂情绪,结合眼前场景对应的历史故事、治国方略,进行简明扼要又切中肯綮的讲解,阐释事例包含的发展规律、理论内涵、哲学意蕴。回到课堂后,把行走经历中获取的图片资料、历史或现实故事加以整合,随教学进程穿插在相应章节,实践案例对理论论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增强理论讲解的力度、效度和温度。学生在完成行走后,回顾总结实践所得,在课堂上展示分享,用自己的语言完成对理论的再现与确认,达到知行合一。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加以点评,指出亮点特色,增强学生实践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行走的思政课”为学生进行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素材,教师因势利导促成学生产出智慧成果,并推动传播分享,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增加课程深度。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人物访谈后完成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口述实录等研究成果,受到学术训练,由观及悟,信而能行。随笔、诗歌等文艺创作能记叙行走的感悟心得,抒发热爱家乡、缅怀先烈、礼赞成就等美好感情。学生还可基于行走经历进行绘画、摄影、音乐、微视频、短剧等创作,凝成兼具情感浓度和理论热度的艺术作品。教师和学校尽力为学生实践作品创造课堂汇报、汇编展演等展示交流机会,延展行走经历的思政教育链条,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行走的思政课”的优化策略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化“行走的思政课”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凝聚合力。教师需要提高行走意识,通过布置行走任务、带领学生实践、凝练行走成果等方式,让学生行有收获。“行走的思政课”迥然区别于照本宣科、循环论证式教学,呼唤教师提高教学转化能力。锤炼在行走现场将理论储备转化为现实阐释的能力,选取最相关的知识点,快速在理论和现实之间建立有机连接,将理论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大众话语,把道理讲得接地气。增强在课堂上将实践经历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善于将实践经历穿插到理论传输过程中,增强说服力。学生走上讲台汇报分享是扩大行走成效的必备途径,教师应善于组织,合理安排分享时间,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点评鼓励。引导学生将行走感悟转化为理论和文艺作品,并寻找和创建各类展示平台,让学生作品得以分享。

    “行走的思政课”需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校要加强谋划,完善制度,为师生外出实践提供充足条件保障。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周边地域资源文化状况,科学设定行走目的地和组织办法,打造可持续、有特色的长线教学项目。党委总体领导,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实现联动,使“行走的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整体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衔接。为师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提供时间、场地与资金支持,建立行走成果推广展示平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统筹引导,拓展实践目的地,研发实践手册,确保各学校师生既走得出,又走有所获。以“行走的思政课”为纽带,营造行走共同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举办“行走的思政课”经验交流会,传播推广优秀学校实践案例。将“行走的思政课”实施状况纳入学校评价考核与督导指标,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地落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