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智慧教学的“升级密码”
智慧教学的应用与发展必须服务于教育的人文属性,而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功能的极大化。如果只关注智慧教学的信息传输、效率提升,过于强调技术功能,会导致教育变得机械化、单一化,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属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当前,学校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赋能为基础,涵盖智慧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内容的智慧教学。智慧教学通过利用电子设备、互联网和信息管理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体验,以提高教学效果。智慧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高效、便捷、个性化的特点,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教育的现状,更关系到教育的未来,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因此,探讨智慧教学的实施,处理好智慧教学中的问题,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把握好技术手段与人文属性的统一。教育在于培养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智慧教学的应用与发展必须服务于教育的人文属性,而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功能的极大化。如果只关注智慧教学的信息传输、效率提升,过于强调技术功能,会导致教育变得机械化、单一化,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属性。教育是人格塑造的过程,需要师生互动与价值引领,智慧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特点,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辅助。因此,智慧教学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信息传输的数量和速度,还应该包括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培养批判精神等。智慧教学需要注重师生之间提问、讨论和实验等启发式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果。智慧教学不应发展为减少教师作用、学生被动学习的工具,而应该统一技术的效率优势和人文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协调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新时代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意味着,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和动力。如果只注重智慧教学对学生信息输入的效率,不仅无法实现教育目标,也会削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智慧教学要发挥引领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和学习兴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智慧教学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保障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智慧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兼顾好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协作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协作都对其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学生个性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人主义,而是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智慧教学中,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和生动的学习体验。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之间的面对面协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智慧教学也要提供关于集体意识、社会责任的教学内容,构建虚拟协作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团队合作,学习协作技能。例如,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共同完成团队项目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个性发展与群体协作的有机统一。
融合好知识传授与认知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知识传授是教学的基础,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智慧教学不能只强调知识点的输入和技能训练,还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知识迁移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思维框架。同时,智慧教学还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情感等内在方面,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训练。因此,智慧教学需要做到传授与启发并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与内在素质的双重提升,让他们能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平衡好教育包容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教育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背景、文化和需求,并包容性地应对不同人的差异,智慧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智慧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智慧教学依赖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些设备和技术在一些偏远的学校并未完全普及,会导致出现数字鸿沟。要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多元参与,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多渠道扩大教育供给,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智慧教育设施的投入,学校应加强资源开放共享,普及高质量数字教学资源,让智慧教学成果惠及更多学生。在智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信息素养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不同区域、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学习机会,体现教育的公平和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系吉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