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推进“发明创造学”一流课程建设
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南京理工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发明创造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是全国24所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培育更多一流创新型人才。作为全国仅有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国家知识产权部门和江苏省政府部门共建的知识产权学院,建院19年以来,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始终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本硕博贯通知识产权学科专业体系,积极融合学校理工、法律、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大力集聚优质资源,坚持“交叉、融合、特色、创新”,致力于培养一流的理工文复合型知识产权精英人才,目前本硕博在校生达1060余名,在全国各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单位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院拥有全国首批7家之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教育部门涉外(知识产权)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江苏知识产权研究院、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思想库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的“发明创造学”课程致力于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和在校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与素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发明创造相关理论知识、规律、特点、方法与实践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发明创造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解发明创造与国家创新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发明创造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创新观念和发明创造理论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自身创新和发明创造能力。2019年以来,“发明创造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高位统筹 推进课程建设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既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需求,又体现了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要求。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现有“理工为基、经管法交叉、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文科与新工科的有机融合,打造课程教学新模式。“发明创造学”课程建设是响应南京理工大学“3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发展格局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需要,也是满足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需要。“发明创造学”课程于2021年入选南京理工大学首批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设重点项目,2022年入选南京理工大学专创融合课程,2023年入选南京理工大学一流课程,2024年入选江苏省一流课程。“发明创造学”课程高度重视课程与思政融合,开展教改课题“课程思政融入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实现课程思政有效开展。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坚持“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一体化发展路径,以理工法经管深度融合型“发明创造学”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手,基于“以理工文融合为主线,以三种能力培养为支撑”的“发明创造学”课程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产权课程内容与理工专业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
“发明创造学”课程的设置旨在指导和培养大学生应用各类创新方法得到各种发明创造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课堂授课,辅以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在线课程网站和教学资源库的线上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创新方法,并能进行实际应用。除了本科生专业课,课程负责人还面向在校工程博士生、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和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创造学”“发明创造的奥秘”等课程,并连续多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暑期学校和江苏省面向一线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思考”“知识产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相关系列讲座,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和科技人员超过10万名。课程相关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等;课程教材《发明创造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先后入选南京理工大学“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十四五”规划教材,并于2023年正式出版;相关教材《知识产权创造学》获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立项,教材《创新管理理论与案例》获南京理工大学规划教材立项。此外,“发明创造学”课程还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举国体制下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目标、主攻方向与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专利分析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网络治理研究”和国家知识产权部门项目“高校知识产权权益分配调查分析”等研究,实现了科研反哺课程教学的目标。
系统设计 优化培养方案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知识产权学院为目标,依托学校理工背景与学科优势,加强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形成了完整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之前存在的多学科主体协同难、多学科资源整合难和多学科交叉融合难等问题,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积极构建多元协同理念,拓展教学开放合作意识,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建立多学科交叉和以需求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打造课程高水平的融合型教学团队。课程通过分析创新的重要性和瓶颈,介绍传统和现代创新方法,基于各类创新方法解决发明创造问题,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保护创新成果,为学生进行高价值专利创造奠定基础。“发明创造学”课程将课堂教学升级为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通过将传统创新方法和现代创新方法相结合,辅以案例分析,提高了大学生对创新方法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同时,将创新方法与理工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理工专业大学生创新并转化运用创新成果。
“发明创造学”课程具有高度融合性:一是基于经典创新方法、现代创新方法及其经典案例,将发明创造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进行融合教学;二是基于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学科特点,定制多元化案例,将发明创造学与工科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三是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发明创造方法与理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科研训练、竞赛活动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学院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经典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组织运行模式的系统总结,设计社会实践环节的科研训练内容,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打造具有融合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发明创造学”教学新模式。
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也促进了师资的融合。知识产权学院拥有教职员工80名,是目前全国师资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教学科研机构,2021年又获批建设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在整合不同学科背景师资的基础上,知识产权学院“发明创造学”课程负责人与机械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等学院国家教学名师、知名教授合作完成了“发明创造学”课程教材《发明创造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编撰、教案编写及课程授课等工作,形成了跨学科、跨学院的教学模式。“发明创造学”课程与其他理工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以及与知识产权其他核心课程相融合,整合了多专业课程教案教材资源,丰富了多元化课程教学内容。此外,课程还构建了发明创造知识库和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开发了基于AI的智能TRIZ发明创造专家系统和知识产权大模型系统,其中发明创造知识库和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集合了国内外发明创造相关的理论知识、典型案例、领域专家宝贵经验以及1.8亿条全球专利数据,基于AI的智能TRIZ发明创造专家系统和知识产权大模型系统则根据学生与用户提出的发明创造需求,提出相应的创新解决方案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发明创造思路。
深化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自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国家知识产权部门和江苏省政府部门共同签署《共建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协议》,明确提出将学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以来,学院进入了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发明创造学”课程是学院在发展新文科、新工科创新融合方面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主要包括:一是将传统知识学习结构升级为“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实践活动”框架体系,针对培养目标,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实践活动,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二是将传统创新方法和现代创新方法相结合,辅以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复杂装备系统设计、机器人设计、计算机设计等,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创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三是将创新方法与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设计大赛,促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并转化运用创新成果。
“发明创造学”课程力求课程大纲逻辑清楚、层次条理分明,知识点深入浅出、覆盖面广,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适合教师备课以及课堂教学。通过该门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发明创造学知识框架,了解各类发明创造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状况,并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实际运用。此外,还针对《发明创造学理论、方法与应用》教材,形成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及多个学院教师分工合作的教学计划。课程重视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获批江苏省科协重点调研课题“数据驱动下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路径研究”。课程开课多年以来,教学效果获得学生一致好评,学生评价平均分数在95分以上。数十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奖励、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课程负责人指导的学生还荣获了202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