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二三四+N”主要任务
?把握一条主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施两大工程——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程,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
?培养三类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战略急需领域人才和拔尖创业人才
?优化四大布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直属高校和共建高校布局、专家队伍建设布局
N建强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创新和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
召开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宣布计算机“101计划”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开年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大事不断,桩桩件件直指改革核心问题。今年全年,高等教育将如何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超前谋划、加快推进改革创新?
4月2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安徽合肥召开2024年全国高教处长会。会上,高等教育司部署今年着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二三四+N”主要任务,号召部、省、校加强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推动落实,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夯实基础。
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
“今年,我们聚焦的主题是着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在多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三质量一范式”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即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质量、支撑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服务质量,加快完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范式。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指导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定位、新期待、新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高等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战线需要认真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这一重大命题。
“高等教育是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牵引力和推动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超前布局、先导发展、统筹推进。”通过分析国际、国内两方面形势,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作出以上判断。
面对“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高等教育强国既要有国际可比性,又要有中国特色,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制度特色、文化特点和价值特性。
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强国包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两个维度,数量性、品质性、创新性三项指标。
世界一流,是指必须把握国际共性、体现国际可比性。中国高等教育是否达到世界一流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指标共识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特色,是指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体现中国自主、走好中国道路,不断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成熟成型。同时,各高校也要立足办学定位,凝练特色优势,避免贪大求全。以上两个维度,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从数量性指标看,主要是看办学规模、毛入学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强国拥有相对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较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
从品质性指标看,要构建起自主、成熟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从创新性指标看,我国高等教育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特点是,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从这层意义上讲,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注重“二力一率”,也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持续力、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服务力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把握一条主线,实施两大工程
“课程思政不只是‘课程’的思政。”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一二三四+N”中的“一”,即把握一条主线,指的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方面,要全面构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打造融时代大课、社会大课、理论大课为一体的“大思政课”。
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把课程思政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具体来说,一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二是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三是要完善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四是要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一二三四+N”中的“二”,指的是实施两大工程。
第一个工程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程的总体考虑是: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这条战略主线;推动有关高校和区域围绕“两个先行先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强化“三个有组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有组织的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以超常规方式推进四类改革——人才培养创新性试点改革、科研攻关突破性牵引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性政策改革、特色发展筑基性体系改革,牵引带动高等教育深层次、全方位改革创新发展,培育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先锋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先导战略力量。
第二个工程是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当前,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给人才培养、教学带来冲击和挑战。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要重塑数字化育人范式,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制高点”。
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探索推动大模型在高等教育领域垂直应用,研制“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建设“五个一批”,即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选树一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共建一批产学合作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遴选一批虚拟教研室、打造一批智慧课程。同时,还要建设好“五大平台”,即高等教育智慧“驾驶舱”、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大学生实习信息平台、教材监测平台、高等教育大数据平台,探索“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推动人才培养全链条、全方位创新,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后,还要发挥好我国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持续推动慕课出海,建好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培养三类人才,优化四大布局
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一二三四+N”中的“三”指的是培养三类人才,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战略急需领域人才和拔尖创业人才。
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上,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简称“419计划”),包括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组织实施“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完善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
在培养战略急需领域人才上,通过实施国家战略人才自主培养工程,深入推进“四新”建设。新工科建设方面,研制出台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分类推进理工科大学、特色学院建设。新医科建设方面,印发实施深化医教协同加快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实施国家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计划,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推广力度。新农科建设方面,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发布新农科建设宣言,推进一省一所农林高校与省农(林)科院全方位合作,建好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新文科建设方面,启动文科专业(类)教学要点研制,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构,深入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启动非遗、国际传播、关键语种等基地建设,研制第二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
“拔尖创业人才”是一个崭新的提法。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要办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培养拔尖创业人才。“今年的大赛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将突出改革创新、优化赛事设置、注重成果转化,成立世界青年大学生创新实践联盟,举办世界青年大学生创新论坛,研制发布世界大学生创新指数框架体系,引领带动高校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敢闯会创’素质能力。”
“学科专业布局、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直属高校和共建高校布局、专家队伍建设布局是当前亟待优化的‘四大布局’。”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高等教育战线一是要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拓新补缺”,围绕人才供需推动专业设置“有增有减”,着力构建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专业管理长效机制;二是要狠抓《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落实,加强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试点开展专业设置与区域匹配评估,推动一流本科专业认证,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