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过慎重思考,我决定放弃分公司总经理职位和高额年薪,进入高校做一名普通教师,静心突破残余应力,兑现研究人员在行业发展受阻时应尽的使命。

    命运总是青睐愿意付出的人。经过努力,我和我的团队发现了残余应力的形成机制、松弛机制,开发出系列残余应力调控技术,并且已经在涟钢、河钢等一大批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技术将会给我国制造业带来显著的变革。

    (本报记者 程墨 采访整理)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润贤:

    培养更多拔尖技能人才

    今年是我深耕职业教育的第17个年头,我有幸成为职业教育不断迈向壮阔航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7年来,从“赶路人”到“铺路人”,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松,但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一批批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我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2019年,为了更好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这也让刚被任命为学院负责人的我倍感压力。

    我带着团队下沉企业、调研院校、邀请专家、组织研讨,有计划地调整专业布局,停招部分专业,重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

    为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我四处奔走,主动争取政府、企业、院校、专家等各方支持。2023年11月,我牵头促成学校成立了全国金属板材加工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100余家相关行业组织、学校、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了“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生动局面。

    课程、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我带头先试先行,注重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就这样,我通过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一件件变成现实,将老师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带动了起来。

    我深知,要想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我们的教师就必须“走出去”“下企业”。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并不信任我们高职院校。于是,我就带着老师们的简历,一家一家上门“推销”,甚至承诺免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争取后续的合作机会。

    大概跑到第50家的时候,终于有一家企业接受了我们,让我们尝试解决弹簧线性能测试的问题。我们立即组建科研团队,经过多次测试完善,研发出自动化弹簧线拉伸测试装置,让原来需要20多人才能完成的测试,现在只要按下开关键就能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实,我们之所以如此辛苦地“赶路”,最终是为了给学生成长成才“铺路”。

    工业机器人专业2021级学生孙帅帅,出生在江苏丰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在化工厂里当储罐清洁工人。入学后不久,孙帅帅就告诉老师们,他想通过机器人技术来代替父亲他们一线工人进行储罐清洁等高危岗位作业。

    我听说他的故事后,很受触动,马上组建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团队帮他圆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主持的项目“罐军——化工储罐爬壁除锈领航者”,首创不规则曲面作业机器人,有效帮助企业减少除锈停产时间60%,提升企业产能4%,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金奖。

    对于学生,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无论是酷暑寒冬,我都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团队一起致力于拔尖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在2021年、2023年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在中国大地的沃土上,用辛勤和智慧书写“服务新质生产力职教何为”的创新实践答卷,是我孜孜以求的事业。奋斗没有止境,扛起使命,埋头苦干,我和所有职教人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

    (本报记者 张赟芳 采访整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吴川杰:

    做学生心中的那盏“明灯”

    2023年,我在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包揽了全部单项奖。这其中,我最看重的还是“最受学生欢迎奖”这一项。这代表着,我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也是我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果和最高的荣誉。

    “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人类健康服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需要把你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我的导师吉训明院士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对患者充满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导师的话激励着我,更成为我钻研医学教育并专注科研的动力。我始终坚持,并努力把这份信念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在我看来,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卓越的临床技能,更要有责任心、同理心和协作精神。因此,我时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同时也不忘提醒自己:医生应该在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协同发展。

    患者满意、内心无悔、同行认可,这是临床医生的三重境界。在带领学生门诊学习、查房讲解时,我经常引导他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将患者的需求和健康放在首位;要多思考多创新,为成为医学科学家而钻研。“有这样一位细致严谨、认真负责的老师,真是泼天的幸运被我接住了!”学生的话让我备受感动,更让我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医学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我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总是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名学生刚入学,就向我请教如何鉴别烟雾病和动脉炎性血管狭窄的问题。我发给她一篇文献,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她自己思考,并对她说:“回去查一查,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当学生和我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后,她告诉我:“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些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我还时常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为他们设置查房前解剖知识提问环节。刚开始,学生还会感到头疼,经常在前一晚看书至凌晨。但经过不懈努力,大家将压力内化为动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去年,我也体验了一把“挑灯夜战”——备战青教赛。为了展示帕金森患者手抖的症状,我请学生帮忙录制我模拟手抖动作的视频;为了呈现最佳效果,将复杂的神经内科知识简单化,我把妻子和两个孩子当作学生,实现“把课讲懂”的目标。

    获得荣誉固然令人喜悦,但我深知这只是我医教研生涯中的片刻缩影。我更希望能牢记这份兴奋与成就感,继续用严谨的态度、客观的方法、批判的思维,对待每一位病人,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份研究。

    回归日常就诊教学,我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吴川杰说”,为读者分享新知识、新指南、新前沿。学生告诉我,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习惯先在我的公众号寻找灵感和答案。他们还说,我的课堂就像我在公众号分享的诗,风趣幽默,令人不忍释卷。

    (本报见习记者 胡若晗 通讯员 张芃扬 采访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