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伦:讲台上奏响青春之歌
“如果不用圆规,你有哪些创造圆的好办法?”课堂上,刘亦伦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规”问题。
自主探究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我用绳子和笔制造了新圆规。”“我用正方形的纸不断对折,像窗花一样剪成圆。”“我在陀螺上画一个点,旋转成为一个圆”……
听课老师暗暗赞叹。“问题的牵引和老师的点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种下了创新的种子。”老师们对刘亦伦的课堂给予了一致好评。
对于一名入职刚3年的新教师来说,这样的肯定来之不易。
毕业于浙江大学、身高192厘米的刘亦伦,学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毕业时他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站在孩子们中间,刘亦伦俨然是一个“巨人”。初来乍到,孩子们对这个高个子老师很感兴趣。“但当我的课堂没有吸引力时,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明显就减弱了。”善于观察的刘亦伦领悟到,不系统学习教育学,仅凭一腔热血站上讲台,远远不够。
“年轻教师要蹲下身子,沉下去,不仅要研究教材内容,还得琢磨学生的新特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刘亦伦开始主动“游学”。他把年级所有数学老师的课表都抄下来,只要有空,就去听;不仅课上听,课下也跟着学,跟着老师们一起制作教具,虚心请教,提出建议。他还主动打开教室,邀请其他老师前来指导。
学习、思考、实践,刘亦伦的课不断改进。一次课后,教研员对他说:“在你的课上,我看到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难能可贵。未来是属于创新人才的,你可不可以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上更深一步?”
这深深地触动了刘亦伦。作为“第二班主任”,他常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图书义卖、运动会入场式设计、小课题研究,总是闪现着孩子们的创新火花。“但很多时候,这些火花被我们看作一时的灵光乍现,没有系统的引导和积累,无法形成一种思维方式。”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进行创造力的早期培养?”刘亦伦带着年轻教师的朝气与灵动,开始打造自己的创造力课堂:收集学生提出的真问题,设计出“帮体育老师画直线”“绘制校园绿化平面图”“唐僧师徒四人谁是西行路上MVP”等真实而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中,孕育创新的品质与思维。
一年半后,还是那位教研员来听课,点评时连说“三个突破”:“突破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定式,突破了学生思维路径的依赖,突破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局限!”
“突破”渐成刘亦伦的鲜明标签:他突破传统手段,主动拥抱信息化新技术;突破育人路径,把班级足球赛变成人人学做事的实践场……
“人,需要找到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志业。”刘亦伦清晰地记得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他入职时的这句话。扎根于清华附小,从学生到教师,刘亦伦努力用青春抒写着新时代教师的奋斗之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