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三个课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京剧主题兴趣展演活动 “重走长征路”研学课程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青少年校内外的必修课,精心开好综合实践、兴趣培养、研学旅行“三个课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扎得深”!

    综合实践课堂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有形”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以非遗文化、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地域特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实践课程,通过扎染、型糊染、皮雕等非遗文化系列课程,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之美,在传承中创新;通过鲁班锁、创意书架、匠心制凳等传统木工系列课程,让学生体会工匠精神,磨砺心智;通过农田耕作、缝纫、自理自立等劳动系列课程,让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在劳动中形成文化认同与集体荣誉感;通过中秋月饼、美味豆腐、“万物莜来”等传统美食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选择食材、动手制作、品尝美食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近年来,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累计开发出46个系列120余门综合实践课程,年接待学生2万余人次,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精神的滋养,继承文化根脉,从小体会“三个离不开”及“五个认同”的深刻内涵,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念“看得见”。

    兴趣培养课堂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有感”

    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把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引进更多特色课程,在每个周末开展“中华四艺”兴趣课堂,通过公益京剧课程,让学生了解国粹、爱上国粹、传承国粹;通过开展阮、二胡、古筝等民乐课程,让各族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每年组织爱国主题教育、“石榴籽”市集等特色活动100余场,年培养学生1.5万余人次,各族少年儿童在“基础课程+活动课程+社团课程”的文化浸润中,根植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摸得着”。

    研学旅行课堂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有效”

    研学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早在2014年,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就开始积极尝试联动区域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打造无边界、全学习的立体场域。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开发了“爱我家乡”康巴什研学课程路线、“暖城”鄂尔多斯研学旅行路线、“华夏行·中国梦”研学旅行路线,让学生在行走中领略祖国大好风光,增进对“四个共同”的认识;以研学实践教育为抓手,创建“七旗两区”联动发展模式,吸引市内外8000余名学生到鄂尔多斯进行文化交流。10年的探索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多次受邀到北京、广州、珠海、西安、威海等地进行经验分享,并在全国“双新”年会等各类会议上作分享报告。其教育理念还以合作的形式在区域外推广,与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试验区签约,合作开办大柳塔青少年宫,各地的学子通过交流分享,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展示了民族文化,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基“扎得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依托“三个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进各民族少年儿童的心田。未来,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将继续发扬敬业专注、锐意创新的精神,用心启迪康巴什区校外教育新智慧,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 王晓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