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读读张中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读张中行先生的书,曾经是世纪之交前后非常“时尚”的事,不仅限于学术界、文化界,甚至可以辐射到广义的读书人,而且影响深远。但是不过二十年,读书变化迭代竟如此之大,前一阵想网购几本他的书,却发现没有新版本,只能去旧书平台购买。张中行代表的价值取向,还有母语表达的语体、文体的原创意义就这样退居到少有人关注的位置,难免令人心生慨叹。

    最早让张中行成名的是他的“负暄”系列——对红楼往事的追念,对师长友朋的缅怀。虽然文章多用春秋笔法,惯于不露声色,然而在对旧事的回忆中仍然难以掩住其内心深处的几丝萧瑟、几点黯然。写文化名人、大师、巨匠的文章,数量那么集中,质量又如此之高,一时之间成为一种现象,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已然成为绝响——识见之深、笔法之妙是其一,亲历者身份特有的写作角度亦是其一,而且由其文化价值、思想价值敷衍出的审美意义、语体意义也因斯人已逝而成了斯世难再的空谷之音。

    因为这些文章写的是文化名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读者的好奇心。但若只是这样读张中行的文章,不仅是低估,而且是错解。对所有大师巨匠,他都是站在平视角度着笔,不但是学识上的平视,更是人格上的平视。他首先把这些名人当作“人”来抒写,其次是把他们当作“常人”来刻画,而且是当作真实的“常人”来描摹,不因为是大师就神化溢美,也不因为是师长就隐去白璧微瑕。比如写胡适,对他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时解聘林公铎一事,如实陈述自己的看法,认为他有“公报私仇”之嫌;写梁漱溟,既大力颂赞其风骨,“无论是讲尊崇个性还是讲继承北大精神,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梁先生,因为他是这方面的拔尖儿人物”,同时又认为他的理想放在概念里更合适,是理想主义者或者空想主义者;写周氏昆仲,他认为鲁迅“趋于信”,而周作人“止于疑”。其实,胡适解聘林公铎之事说法不一,梁漱溟进行乡村建设若干年并不算空想主义者,而鲁迅也未必不是怀疑论者,但套用牟宗三评价梁漱溟的观点来说,张中行文章立论未必准确,可是却十分深刻。

    张中行写人,绝不铺张扬厉,秉承辞达而已原则,然而寥寥几笔人物风神立现,鲁迅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张中行记人可谓达到了这一境界。比如写朱自清,结尾不直接写其风采,却写在朱先生仙逝二十多年后,遇到了他的公子:

    说来也巧,与朱先生告别,一晃过了二十年,一次在天津访一位老友,谈及他的小女儿结了婚,问男方是何如人,原来是朱先生的公子,学理科的。而不久就看见他,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其时我老伴也在座,事后说她的印象是:“一看就是个书呆子。”我说:“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余韵,我很高兴。”

    借自己和夫人对朱公子的观感,侧面写朱先生的流风余韵,看似不假雕琢,实际匠心独运,远胜某些散文作者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下笔千言而言不及义。

    其实,张中行记人最为真切的还是那些“市井小民”,平视普通人,同样是他的基本价值倾向。虽然腹笥丰赡、学识渊博,但是他的生存状态始终处于“小人物”状态,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以文化人、名人自居。他写起普通人体验丰富、得心应手。《王门汲碎》记述邻居王铁珊女儿李太太的豪侠正直,《汪大娘》描写李家佣人“汪大娘”的淳朴耿介,《凌大嫂》书写凌大嫂坚守传统之礼,一生为他人默默奉献的罕见美德。张中行写他们不是站在启蒙高度,而是感同身受,同时自然含有悲天悯人的情感,其文深挚朴厚,扣人心弦,回响悠远。孙郁在《张中行别传》中说张中行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一种“小民的分量”,故他写普通人自带“悲悯”,是“情感自觉”而非“文化自觉”,“他用一生的平凡,造就了一个精神的奇迹……也因此,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传统”。而这个“传统”所代表的思想模型,在我们的文化谱系中极为罕见,值得珍惜与弘扬。

    张中行写过《顺生论》,但并不单维突出“顺应”,他仍然强调“怀疑”;他也写过《横议集》,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他针对冯道提出自己观点,批评欧阳修、司马光的正统史观,并引发与黄裳的争论;他对吴起从人性角度提出思辨性观点,对朱元璋、朱棣父子的专制残暴更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抨击……虽然黄裳批评他所谈多是常识,但是常识的力道往往重于整个世界,自带锋芒与春秋笔法其实都是张氏散文的本色与风格。

    张中行被誉为“杂家”。以传统作为坐标,他处世做人风格和温柔敦厚的文风属于儒家,他讲“顺生”有道家一面,他也精通佛学,编过刊物;对标西哲,他对康德、罗素哲学有独到理解;他是“沙滩红楼”的北大学子,与“五四”先哲及那个年代的各界巨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更为关键的是,他出入其中,兼通儒释,亦中亦西,融通古今,同时又不执着于一家一论,于事于人于天,他都以自己的慧眼去观察,以自己的心灵去辩证,以自己的妙笔去呈现……他所展示出的这种现象理应深刻地渗透在文化血脉基因中,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年代,我们更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将这文脉、这精神赓续传承下去。

    (作者系济南外国语学校教师、《》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