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振岗: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乡区域发展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俞海: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不应是被动的适应者,而应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企业应致力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市场。企业还应积极参与产业链重构,通过上下游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促进产业链内部的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记者:如何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林光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先立后破总基调,系统推进发展方式转型。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是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造新质增长点。二要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降碳中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三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俞海: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产业结构高端化、绿色化和数字化,同时需兼具创新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应该秉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通过采用环保技术,推广绿色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政府要加大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的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哪些机遇?

    高振岗:需要集聚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构建识才、爱才、引才、育才的人才体制机制,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俞海: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三类人才。第一类是专精尖人才,如具备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工匠型人才等。第二类是跨界复合型人才,如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够促进不同领域交叉融合的专家等。第三类是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他们能引领企业战略转型,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迫切需要具备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仅能直接促进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还能为长期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政府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充足资金支持,也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如何改革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孙锐:人才引领、人才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内在意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研发、创新密切关联的科技型人才,特别是能够作出颠覆性创新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也包括掌握关键技能和工艺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更需要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战略企业家。

    必须大力培育国家关键战略人才力量。推动各类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创新突破,构建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分层分类人才开发体系,以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为引导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必须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首先,大力推动实施新型举国体制,创新国家实验室引才用才机制,推动建立更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用好用活人才调配机制。其次,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机制,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加快建立分类人才评价体系。最后,推动人才创新支持和激励制度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如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孙锐:要坚持系统观念,既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子系统看待其功能,也要从全局看待大系统的总价值。要聚焦战略目标,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运行体系和协调机制;强化目标凝聚,以一体化目标加大教育、科技、人才政策创新和统筹力度;完善战略规划,增强教育、科技、人才条块管理的互动性;开展绩效评估反馈,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协同的过程监测、效果评估和效能反馈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立前沿项目、人才发现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院校联动机制等。

凝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磅礴精神力量

    记者: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神动力来自何处?

    刘建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不是一个自发过程,它需要人们自觉努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整体系统,既包括人们对新质生产力及其重大意义的自觉认识,也包括人们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认同和信念,还包括人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所激发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也是根本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厚精神支撑。

    记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

    刘建军: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看,最直接的精神动力主要来自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努力和创造性劳动,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有力支撑。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中形成和体现的崇高精神,主要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产业创新和市场活力,离不开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推动作用,也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企业家精神是我国企业家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崇高精神。企业家精神概括地讲就是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等。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