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编剧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编剧教学重视跨界融通素养的训练,面向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意识形态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宏观视野,能够讲述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反思力度、可以引起广泛共鸣的故事,兼有跨界思维、创造力的编剧人才。

    以“五育”并举为教学理念,培养应用型编剧人才

    西安财经大学编剧教学部(以下简称“西财大编教部”)以“五育”并举为教学理念,积极贯彻落实新文科建设指导思想,在编剧教学中落实编剧“融教学”。

    西财大编教部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构建学生主流价值理念,增强学生作为地球村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信息网络时代的时代使命意识。西财大编教部认为,学生只有在意识层面认可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才能在情感层面愿意将个体与集体、社会、时代融为一体。编剧教学的智育不仅是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编剧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发挥自己主观性和创造性,面向时代、世界、未来进行丰富多样的剧本创作;不仅能反映当代人们日常生活,而且能放眼未来,以科幻剧展示人们可能进入的生活样态。

    西财大编教部每名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设身处地充分感受教师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并通过小品剧、独幕剧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创作过程带给他们的自我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过度消费、享乐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情感认同和理性引导“双拳”出击,建构学生通过编剧劳作方式获取人生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价值观。西财大编教部以“全身反应法”开展教学,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运动、延展、变化的肢体感受自己身体的力量感和柔韧性,鼓励他们用肢体语言将自己的小剧本表演出来。以上教学方式不仅强化了教学的互动性,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将体育要素渗透到了编剧课堂实践中。

    美育加持编剧教学能使创作完成的作品更具有美的感染力。西财大编教部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力和情感力的训练:用“小组协作法”集体创设整体情境,用“持续提问法”完善故事情节和故事细节,让学生在想象中构建逼真的情境和情节;通过高频欣赏动漫等方式蓄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并通过情境设置、肢体语言等将内在的情感尽可能投入剧作所创造的人物和事件中,使编写的剧本呈现出持久而绵延的感染力。西财大编教部以丰富的案例建构学生的形式美理念,引导他们将各种形式美法有效运用在情境布局、道具摆放、服化道、人物位置安排、人物肢体语言中。

    “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育奠基、美育化人、劳育培本”,“五育”并举,融入编剧教学全过程,促成西财大编教部持续保持活跃发展态势。

    打破“编—表—评”课程边界,开展编剧“融教学”

    西财大编教部以往的编剧教学侧重编剧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学,编教部教师埋头研究“剧本创作”课程相关教材,虽然注重各章节之间知识和理论的内在关联,注重各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注重课程内容教学方面的精度和深度,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往往只局限于该门课程,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编剧能力和编剧素养还面临着诸多困境。西财大编教部认为,提升学生的原创力,不仅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实现“五育”并举,还必须将各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

    为此,西财大编教部教师打破“编—表—评”课程边界,不再局限于“剧本创作”课程教学,而是定期与表演部、评论部、理论部的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将剧本创作论泛化在“表演基础”“剧作评论”“艺术概论”“戏剧影视美学”等课程中,通过各门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编剧素养。西财大编教部定期邀请专业演员授课,将表演思维和表演技能渗透在编剧专业学生的头脑与肢体中,训练其在编剧时的情境思维和可行性落地思维。西财大编教部与陕西大剧院、西安人民剧院、秦腔表演团密切合作,定期观看他们的舞台剧演出,采用“现场+即时”的评论方式进行评论。“现场+即时”的评论方式能保持观感体验的新鲜性和丰满感。西财大编教部教师侧重从编剧角度引导学生在舞台现场揣摩剧作者的编剧思维,深度理解其中独特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矛盾设置,训练编剧专业学生的场景、情境意识。这种“融教学”培养理念实行4年来,西安财经大学学生创作的《仓申克的救赎》《阆中酒店》《一路有你》《青年觉醒》等已经成功被编排成舞台剧,在西安财经大学艺术展演评比中荣获各级奖项3次。

    “6+1”考评体系保障宽口径培养实施

    合理的测试考评体系能有效保证宽口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西财大编教部以往的编剧教学考评主要依据最后提交的小剧本进行考核,或者是出闭卷考题(考题里涵盖编剧理论和编剧小作)。这两种简单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与编剧相关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考核也非常有限。所以,依据分层教学理论和个性化教学理念,西安财经大学编剧专业学生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估+结果性测试”“课程实践+专业理论”“编+表+评”“参赛获奖与艺术展演融合”“课程实践与暑假实践”双线融合的教学测试考评方式。

    “过程性评估”包括输出式预习、课堂活跃度、出勤率、小剧创作档案、参赛获奖、艺术展演6方面内容。此6方面内容与“结果性测试”相结合,形成“6+1”考评体系。“6+1”考评体系更能全面、准确地测评学生的编剧素养和技能。“输出式预习”是指在翻转课堂完成线上预习的基础上,两人组通力协作,将所学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讲解,这种“输出式”学习能加深学生对预习内容的理解,也能充分暴露预习中理解困难的问题。“小剧创作档案”包括以“冲突”“动作”“情境”“场面”“悬念”“发现与突转”等“元素训练”为切口进行教学的小品写作,也包括以人物素描、对话、散文、唱词等剧本的组成部分作为切入点进行的双人对话、三人场面写作,还包括课程独幕剧作品、三幕剧作品。每名学生的档案袋(电子版或纸质版均可)要将整个编剧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的全部材料收纳其中,包括各种剧本创作的初稿、修改稿、教师评语、学生评语、学生反思等材料。“小剧创作档案”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也有利于师生共同讨论。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西财大编教部以“五育”并举为教学理念,打破“编—表—评”课程边界开展编剧“融教学”,以“6+1”考评体系作保障,以上举措着眼于提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的编剧能力和编剧素养,实现宽口径培养的教学目标。

    (本文系2023年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编剧人才‘产·编’融合教学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BY103]阶段性成果)

    (张翠玲 鲁小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