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带小”齐步走 “城联乡”上好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协办:学科网)

区域简况

    襄州区地处鄂西北部,位居汉水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的最大城区,是襄阳市的工业新区和主要物流集聚地。襄州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共86所,共有学生9.9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1所,在校学生7.37万人。

    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安全是第一保障、质量是第一生命、业绩是第一资本、和谐是第一要素”工作要求,大力实施“静心提质”“素质教育百花园”和教育“百千万”等“三大工程”,着力构建新时代区域“一核两翼三着力四维发展”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新体系、新模式,为打造基础教育强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在教联体建设中坚持“共同缔造、抱团发展”理念,积极构建“融合型”“共建型”和“协作型”教联体,以办好“家门口学校”为核心目标,致力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共建立教联体41对(含一个省级示范教联体、一个省级教联体试点、一个市级教联体试点),教联体成员校81所,其中“融合型”教联体达45.6%,“共建型”教联体达54.4%,超额完成省市教联体建设要求的达标率。

    襄州区制定《襄州区教联体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成立教联体资源库,推进“教育云资源”“名师工作室”建设,云端教研有效开展。如朱集中心小学教联体配置交互式白板,成员校做到教学资源一体化,满足成员校同步教学、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网上巡课、网上教研等需要。一年来,通过数字化教学,展示交流3000余节,参与培训的教师2000余人次。

撬动三个着力点

教研评一体化

    教联体建设中,襄州区着力撬动三个着力点,即教、研、评一体化。

    一是教学同步,课堂互动。统筹管理教联体,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双沟中心小学和肖坡小学两所学校组建的双沟镇中心小学“融合型”教联体,实行教学计划同步、课程设置同步、备课磨课同步、教学进度同步、课后活动同步、教师培训同步、质量监测同步、考评考核同步的“八同步”工作机制,着力推动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推动两校区扩优提质。

    二是教研同频,研讨互访。教联体线下互访交流,线上视频互动,打破校际间的地域界限,走出去,同探究,共提升。2021年襄州区教育局与竹山县教育局构建区域协作体,襄州区多次选派辖区内特级教师、隆中名师、高级教师团队赴竹山县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通过送课送研、驻校指导、线上共研、资源共享等方式,对竹山县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段开展协作帮扶。2022年10月,襄州区与竹山县再次携手开展“线上送教”云端教学研讨活动。

    三是评价同尺,一体推进。襄州区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评价机制指挥棒作用,对教的效果、学的成效、教师能力和学生素养等一体化评价。通过撬动“教学、教研、评价”三个着力点,助力教学质量快速发展。

做实五大举措

深化融合共建协作

    一是集智攻关,共谋发展思路。整体谋划,视导赋能。襄州区把推动区域教联体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采取“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的方式推进教联体建设,实施“三定六统”策略:定方案、定目标、定评价,统一管理、统一教研、统一课表、统一进度、统一资源、统一质评。

    二是城乡联动,共研提质出路。教联体内多次开展送教互研活动,强化优势互补,激发教师潜能;通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周练、统一月查等形式,开展质量分析和经验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教研质量共提升。

    三是融合共生,互进共赢之路。成果盛开,生源自来。双沟中心小学教联体肖坡校区借助“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更新少年宫、科技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并通过联建联通,实现资源流动、师生共享。肖坡校区从融合前学生不足70人,到现在学生达200多人,村小教学质量实现了“弯道超车”。

    四是教联共建,共创品牌之路。同谋共策,合作推进。双沟中心学校与程河中心学校教联体制定一体化评估激励机制,多次组织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相互实地交流学习。观摩优质示范课,聆听教改培训讲座;探讨集体备课、作业设计、限时训练的运行管理模式;校长、教研组长定期座谈交流。

    五是区域协作,共赴未来之路。协作教研,同频共振。襄竹两地开展互学、共研、跟岗“三位一体”协作教研。两地多次开展实地互学、互访,常态化开展线上教学教研。2023年2月,襄竹两地教育局结对帮扶协议签约;2023年10月,襄州区教育局局长汤德东带领23名教学名师分赴竹山县9所学校(幼儿园)开展“订单式”送教送研上门活动,通过送课送研、驻校指导、跟岗实践、线上共研、资源共享等方式,对竹山县初中、小学、幼儿园3个学段14门学科开展协作帮扶,两地相关学科教师千余人参加学习研讨,数万名学生交流互动,有力推进两地教育教学的共享、共研、共发展。

初显六项成效

城乡一体推进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襄州区城乡一体推进初显六项成效:一是城乡教育齐步走,家门口上好学;二是教师发展有活力,专业素养速提升;三是学生成长显特色,综合素质步步高;四是健全机制明目标,联校管理一体化;五是治理体系同协商,捆绑评价一把尺;六是优化资源互融合,保障到位显成效。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2022年朱集中心小学、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三校组建“共建型”朱集中心小学教联体。将中心小学主校区有寄宿制需求的学生,统一调配至第三小学校区,既优化了中心小学主校区办学规模,消除了“大班额”,同时又解决了中心小学主校区“吃不动”和朱集二小、三小“吃不着”的现象。该校2023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联体创建单位,实现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目标。

    峪山中心小学和红军小学教联体则是“大带小,齐步走”的典范。两校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优质学校切实担负起服务、指导、帮扶薄弱学校的责任和义务。2023年以来,红军小学被中国关工委、全国妇联授予“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省级“全民阅读示范学校”称号;8名学生被评为“襄州区全民阅读最美朗读少年”。峪山镇中心小学先后获评“襄阳市教科研示范学校”,连续两年被区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优胜单位”称号;12名学生在“襄州区第八届科技节”上获奖。

    (作者汤德东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局长,姚通红系区教研中心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