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诚信跑步” 学校也应丰富运动形式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为此,一些学校还在跑步App等后台开启了行为不规范检测系统,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将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问题备受关注,让学生摆脱“脆皮青年”“脆皮大学生”的标签,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是无可厚非的正确之举,百利而无一害。看似“我本一心向明月”的好事,为何到了部分大学生眼里却成了负担,甚至是不惜冒着违反校规的风险来弄虚作假?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一些大学生为什么不甚热衷于体育运动?通过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学校以体育课为核心的运动教育未能入脑入心,难以在学生当中产生共鸣,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或者体育设施不够齐全,也难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沉迷于短视频和电子游戏,认为运动会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从而选择放弃运动。此外,学校看似合理的“跑步规定”,对平时不爱跑步或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校要求每学期跑步多少公里、打卡多少次的运动量常常和学业学分、期末成绩相挂钩,“运动”自身地位也由“我要”的主动转变为“要我”的被动,大大削减了正常运动所能给学生带来的快乐体验,甚至成为令人头大的任务和累赘,让学生对锻炼产生叛逆心理和抵触情绪。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我们应当直面这一现实,对该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运动这一问题。
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和教育,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适度的体育运动具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缓解学习生活压力、改善情绪等积极作用,以及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让大学生自觉地“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让体育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学校在引导和教育中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和青年学生对话,努力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只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要赢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增加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场地,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对跑步、打球等的不同锻炼需求,避免一刀切式的“一跑了之”。学校要进一步细化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打开运动之门,让每个大学生至少有一项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校外拓展、骑行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在体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并爱上运动,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更新学校体育理念,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高校要进一步研究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更加注重体育课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技能,在运动锻炼中多受益。多渠道、多载体地增加体育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是破解问题的关键。不少视频平台开展的运动机制、营养健康类的知识讲座等内容,颇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和关注,尤其是减脂增肌、燃脂减肥等内容备受欢迎。学校不妨将这类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之中,让学生在了解身体的运行机制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为何锻炼、怎样锻炼。如此,他们自然也就能更加主动、科学地投入运动之中了。
(作者系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