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感受劳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视线·劳动正当时

    教学楼顶建立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天空农场”,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体验现代田园生活的劳动之美……这是记者近日在四川成都石笋街小学(一品天下分校)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作为城市人口密集型学校,我们如何将劳动的机会还给孩子们?”石笋街小学(一品天下分校)校长余军介绍,学校依托“天空农场”创设“三坊”(悦酿坊、悦染坊、造物工坊)、“五区”(悦苗舱、鱼菜共生、海绵城市等)、“七园”(生态种植园、缤纷果园、染料植物种植园等),开展了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最初的最大困难在于实践场所,特别是城区的学校,高频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局限性。”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十部门2021年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拓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在校内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赋予学校空间多重属性。在校外则以区域为单位,多渠道建设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记者了解到,除因地制宜开发校内场地,成都市及各个县(市、区)还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拓展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已建立起环城绿道农业科普基地等劳动场所460余个,每年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劳动实践120余万人次。

    今年春天,随着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油菜花的盛开,成都市许多中小学校走进环城绿道农业科普基地。成都市金牛区全兴小学师生们在该基地开展了劳动与体育相融合的主题课程——“寻找春天的色彩”示范课,教师将提取油菜花色素实验的各环节与定向越野的途中打卡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田野间体验劳动与运动的快乐。这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和学科融合中的一次尝试,劳动教育与户外运动深入融合,通过主题项目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与城市建立链接,在真实的场景下感受真实的劳动,这是成都在劳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创新点。”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肖慧介绍,成都市与天府绿道集团联合开发“绿道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课程与农事体验活动”,旨在充分利用绿道教育场景资源,让学生及其家庭意识到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关注社会发展。

    肖慧介绍,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成都坚持多元融合和学科渗透。目前,成都市发布了《成都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清单》,涵盖6个学段近100个项目。推动学校开设木工、扎染、陶艺、非遗等校本课程180余门。推动劳动教育进课表,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逐步形成“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

    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水平保障方面,成都市建立起高校劳动教育研究人员、区(市)县专兼职教研员、学校专兼职教师、校外特聘教师4支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1名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在市级层面,建立起包括劳动教育中心组、专业教研员和“种子教师”3个梯队约200人的专业化团队。目前,已完成首批“劳动教育种子教师孵化站”培养培训工作,完成50名劳动教育种子教师的培养,第二批“劳动教育种子教师孵化站”48名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

    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了解到,该区通过配备专职教研员,成立劳动教育中心组,以“课题+课堂”推进劳动教育师资建设,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目前,已培养115名骨干教师和174名劳动教育指导师。

    “全域推进,点面结合,全力保障。”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批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成都市以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坚持全市一盘棋,目前已构建形成了“五育”融合、学段贯通、市县校联动、校家社协同、高效保障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成都市金牛区、四川天府新区成功创建省级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成都市全兴小学校等5所学校成功创建首批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全市已有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区县13个、试点学校94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