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发展融合教育的必然要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安徽省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的老师送课进校,为学生送上一堂精彩的个训课《苦和甜》。视觉中国供图

    聚焦融合教育·教学策略

    为了让残疾儿童得到更优质公平的教育,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开展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不仅要求提高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质量,而且要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其核心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减少排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帮助和支持。融合教育要求学校接受有不同需要的、差异的学生,并且让他们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融合教育的主体是普通学校,这就要求普通学校根据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教学变革。

1 差异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差异教学是研究人员针对我国教育实际建构的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学,差异教学促进随班就读向融合教育过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特融合,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立足中华文化根基,追求“和而不同”“共同成长”的文化价值,强调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差异教学继承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因材施教在当今时代的生动教育样态。

    差异教学有效改善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状况,实施差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学生差异客观存在,他们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学习准备水平等方面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不同需求。差异教学立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坚持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差异教学立足个体内差异,扬优补缺,开发潜能。差异教学不消极适应差异,而是将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差异教学围绕教学的要素(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全方位关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差异教学已形成以《差异教学论》《差异教学策略》《差异教育学》《融合教育中的差异教学》等著作为代表的完整的操作策略体系和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融合教育的实践。

2 实施差异教学是实现“普惠优质”融合教育的保障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差异教学已形成由15个策略组成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以及基于个性、面向全体的三级干预育人模式和差异教学的课堂模式,这为我们在融合教育中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抓手。

    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通过教育观察评估,运用必要的测查工具、手段,测查学生个体间差异、个体内差异。这不只是测查残障类别程度,而是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方式与学习的特殊需要;要全面动态地测查分析影响学习发展的主要因素,发现具体问题与障碍困难所在。重视对学生优势、潜能的测查,有助于在教育中长善救失、扬优补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选择性课程和灵活教育安置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

    课程开设要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达成,应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模块课程(如主题模块、项目模块等)、实践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机会,建立课程资源中心或资源教室,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学校应创设安全和谐的环境(无障碍、座位安排得当、定制座椅等)及和谐的人际环境(尊重、接纳、沟通、合作)。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的教育安置,如采取个别、小组、小班、大班、走班等不同形式进行教学。

    科学运用相应策略是实施差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需要运用“提供认知前提准备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特殊需要学生往往在知识、经验阅历、能力等方面准备不足,需要课前做及时复习、预习的铺垫。

    教师需要运用“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设计梯度教学目标,为每个学生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而有挑战性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智力低下的学生,都应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必要时应提供帮助与支持。

    教师需要运用“学习内容的调整与组织”策略,提供学习主题或学习菜单,学生参照课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途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对课本学习内容的数量、深难度、顺序等进行调整。

    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满足学生不同认知方式和方法的需要,要重视对特殊需要学生学习优势的利用和必要的补偿,如为自闭症学生提供结构化的视觉学习材料,让听障学生以目代耳,让视障学生以耳代目,等。要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作用。

    教师需要运用“同质组、异质合作组联合使用”策略,以异质合作学习组为主,不同特点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使差异成为教育资源。要让特殊学生融进小组,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当学生差异过大时,可适当采用同质组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得到提升。

    教师需要运用“大面积反馈与弹性作业”的策略,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多向性,了解学生差异的动态变化、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随时对教学进行调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激励评价。课堂作业是大面积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既要体现课堂学习的基本要求,也要有适度弹性,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这些策略按一定流程恰当组合,形成了差异教学的课堂模式。

    课外的个别化辅导训练是实施差异教学的有效补充

    差异教学强调针对学生差异的课前铺垫辅导、课中及时辅导、课后强化辅导、小单元针对辅导,特别是课前铺垫辅导,能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水平,从而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在知识技能辅导的同时应结合心理辅导,并针对障碍进行必要的机能、能力训练,如学习障碍一般认为是脑结构功能缺陷所致,工作记忆缺陷是学习障碍核心缺陷(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语音回路)。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有三种思路:一是以工作记忆训练为主,通过对工作记忆的各成分训练,产生迁移效应,间接提供学习能力(神经机能层面);二是以课程教学为主直接提高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心理教育层面);三是改善环境,培养个性品质(个人—社会层面)。

    在对全体学生正面引导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对少数情绪行为有问题的学生也需要重点进行个别干预训练。

3 校、家、社合作,早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潜能开发

    家长和教师应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家长,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家庭、学校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科学教养,可早期发现残障等问题,促进潜能开发,并在医生指导下加强关键期的训练。

    人的智力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却是可以改变的。家长勤奋好学,能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格、习惯。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一些动作技能的训练可由家长配合进行,教师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

    社区教育往往融教育于活动之中,而这些活动又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自主性,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社区教育活动能及时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人合作,认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规范,根据社会的权益和义务,决定自己的行为,实现个性与社会责任统一。

    学校、家庭应争取政府支持,发挥好校外专家和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医疗康复机构和物质资源;关注大众传媒,防止信息污染。学校应建立差异教育的精神文化,从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方面体现尊重差异、开发潜能、人人成才等思想观点,学校应建立差异教学管理制度,如灵活学籍管理、对学生的多元考核评价、对教师的差异教学培训等,从而保障差异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