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长怎样引领教师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乡村基础教育是全面实施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一支能够支撑学校发展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如今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薄弱点,校长作为教师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创设支持教师发展的学校环境,着力搭建教师成长共同体,促进教师真正融入乡村,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助力乡村学校发展。

    善用角色优势,搭建教师成长共同体。部分乡村学校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如何帮助不同年龄阶段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管理中,校长不能紧盯教师能力的不足之处,而要深挖教师的能力优势,搭建成长共同体,尽可能点燃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教师成长的合力。

    有些学校年龄偏大的教师较多,他们在教学上容易因循守旧,已经获得相应荣誉的部分老教师甚至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校长应带头创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肯定老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贡献,从校方的角度给予他们认可,挖掘他们积累的教学经验,引领师生对他们给予尊敬,唤起他们的使命感和工作激情。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乡村有限的视野中,他们往往缺少危机意识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如感觉不再有进步的空间,就会逐渐产生倦怠心理。校长应着重关注中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划,了解其专业成长情况,协助他们确定自我提升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为其创造学习条件、搭建展示平台,以“骨干教师”“首席教师”等称号激发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其自主成长的动力。

    此外,校长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和短期目标,根据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搭建不同内容的工作平台,如在同一学年组、教研组中形成各年龄段教师的有机组合,鼓励老教师引领教学方向、传授教学经验,中青年教师把握课程结构、探索创新思路,在相互合作中使新任教师学有榜样、做有方向。

    构建合作研修组织,提升教师教研素养。教学与教研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相对缺少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校长可尝试在年级组、教研组基础上建立一些学科内外联结、大单元内外联结,多主体、多情境的研修组织,为各个层面的教师提供合作共学的机会,通过深度交流促进教师教研反思和能力提升。

    近年来,很多乡村校长已经认识到合作研修的重要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开展了多角度的团队式探究。比如,有的学校设置了“教研组+备课组研学团队”,弱化教研组的行政性质,把教研组、备课组转化为合作型教研共同体,建立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信息共享渠道,及时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实践问题,实现教学的持续优化;有的学校构建了“平行班合作共同体”,平行班班主任结对管理两个班级,在平行班之间组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共同体,实现共学共进;有的学校打造了“教育研究志愿组合”,着力增强乡村教师的教研意识,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创新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探索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还有的学校积极拓展外部资源,参与了“校际教研联盟”,以互联网为依托,与合作学校开展校际间主题教研交流活动,实现校本教研经验的有效迁移,形成了“在教学中学习、在探究中反思、在研修中实践”的提升路径。

    这些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帮助校长更好地开展研修活动。校长可依托区域和学校资源,选择合适的合作研修策略,研修活动也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可探索主题教研等集中研修形式,如可探索教学后记等分散学习形式,还可引领教师阅读教育书籍以拓宽视野、丰富课程资源。学校要通过选择适切的方法,帮助教师在教研中持续提升和进步,使其获得课堂的掌控力,真正唤起教师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教育应该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只有以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智慧。当前,乡村学校的青年教师很多不是来自乡村,对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既有空间上的距离,又有心理上的疏离。这就需要拉近教师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距离,让其从内心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从而提升对乡村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长可以带领教师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本土的民俗活动,带领师生对乡村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关心慰问老人,参加乡村生态保护志愿活动等。这些活动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进而明确教育目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坚定扎根乡村教育的决心。与此同时,也要增加乡村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和关注,这有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奉献乡村教育的成就感。

    校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除了要搭建平台、提供条件,更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在教学一线中了解教师、引领教师。要赋予教师话语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避免空谈奉献和自我牺牲,通过创设乐业的氛围,唤醒教师工作热情和学习动力,让教师拥有积极的心态,获得职业幸福感、价值感。校长应始终和教师站在一起,以长远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共同走向更宽的视域、更高的格局、更美的境界。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师,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吉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与培训策略研究”[JJKH20220919SK]的研究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