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音,百年越韵传承的密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越剧诞生代表人物李世泉、高炳火塑像。却咏梅 摄 由中国戏曲学院和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联合创排的越剧《许·仙》。 学校供图 坐落在施家岙村的越剧博物馆(新馆)。 却咏梅 摄

    ■古戏台是中国戏楼文化最为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

    ■嵊州持续开展“校校有戏”活动,推进越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探索出一条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越剧特色教育新道路。

    ■越剧的魅力不止于曼妙的身姿和婉转的唱腔,更是不断更新迭代却保持真心的珍贵精神。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上世纪70年代轰动一时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曾吸引12亿人次观看,徐玉兰和王文娟清丽婉转的唱腔、细腻典雅的表演,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如今,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让“90后”越剧小生陈丽君爆火“出圈”,而她和李云霄在央视春晚演绎的新版《梁祝·草桥结拜》,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了越剧的时尚与美感。

    绍兴,简称“越”,位于浙江中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正是这片水韵悠悠的土地,孕育了婀娜似水的越剧。从田间地头流行的民间小调,发展成中国第二大剧种,2008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越韵,何以经典?又如何走进年轻人的心?日前,记者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采访调研活动走进越剧之乡嵊州,寻访越剧最初的模样,感受其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古戏台见证越剧百年沧桑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剡”是指嵊州(秦汉时期建县称“剡”),千年剡溪从这里流过,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1500多首唐诗名篇,所以有“千年剡溪唐诗路”之称。

    在嵊州西南有一个叫东王村的古村落,白墙青瓦、小桥流水,村口处,一棵几百年的大香樟树树冠高耸,枝繁叶茂。100多年前,在这棵香樟树下,有劳作归来的农民聚在这里讲民间故事或唱山歌小调,就是这些故事和小调,最终哺育了一个新的剧种——越剧。曾当了16年村主任的李秋顺,现在是东王村讲解员,他自豪地说:“越剧,就是在东王村诞生的,然后从这里出发,走出了嵊州,走向了世界。可以说,大香樟树见证了百年越剧的诞生,是东王村的象征和灵魂。”

    1906年3月27日,嵊州落地唱书艺人李世泉、高炳火等人相聚在东王村香火堂前,把说唱改为演戏,用四只稻桶和门板搭成戏台,演出大戏《双金花》。这是一次有准备、有本子、有把场师傅、有角色、有服装、有化妆、有伴奏、有人声伴唱的正式演出,这一天标志着越剧的诞生。

    古戏台是中国戏楼文化最为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许多村庄还保留着古戏台,政府也修复了一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嵊州尚存古戏台210座,数量居浙江省之首。在东王村,有一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古戏台,总面积850平方米、高13米。李秋顺介绍,当年村民们喜欢在李家祠堂里的古戏台听戏唱戏,后来古戏台被大火烧毁,2017年集资重新修建,现在不仅成了村民们的大舞台,更成了来自五湖四海越剧戏迷们的朝圣地。

    一行人随着李秋顺走在古巷的石子路上,听他娓娓道来村里文化墙、思越井、稻桶戏台、香火堂的历史。在他看来,越剧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9世纪中叶在甘霖镇马塘村兴起,是越剧的前生——落地唱书(从流行于嵊州剡溪两岸的“田头歌唱”,演变成“沿门唱书”,并进茶馆酒楼唱“走台书”,越剧史上统称“落地唱书”);第二个是1906年在东王村,越剧正式诞生;第三个是1923年在施家岙村,女子越剧诞生。20世纪40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逐渐成熟……在他的讲述下,越剧从无到有、从男子越剧到以女子越剧为主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与东王村相隔10多公里的施家岙村是女子越剧诞生地,越剧博物馆(新馆)也坐落在此,是全国首家专业戏剧博物馆。馆内收藏越剧文物、史料3万多件,翔实而系统地展示了越剧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展厅内,一张泛黄的“越剧十姐妹”照片引人注目。十姐妹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等,个个都是名角。1947年,她们为了反抗旧戏班制度,筹建自己的戏院和戏校,策划并义演《山河恋》,轰动上海。田汉发表文章热情赞扬,“越剧十姐妹”因而得名。那年她们的平均年龄24岁。

    讲解员林咪娜边介绍边清唱,在讲到传统越剧与现代的不同时,她游刃有余地变换声线和腔调,吴侬软语,有着江南特有的韵味,引得听众纷纷叫好。原来她毕业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是专业科班出身,不仅她会唱,其他讲解员也会唱。这种讲解和演唱相结合的形式,让参观者通过越剧的音韵念白和唱腔,更好地领略到越剧的独特魅力和越剧文化的精髓。

    每所学校都要学唱越剧

    “在嵊州,几乎人人都会唱越剧。”不止听到一个人这样说。

    走在街头,处处都有“越剧元素”:既有越剧学校,也有越剧院,时常可以听到周边行人随意哼出的越剧,老百姓还自发形成了100多个越剧戏迷角,“富乐嵊州·天天有戏”活动覆盖城乡,甚至在火车站候车大厅也有越剧服饰陈列,嵊州仿佛是一座没有围墙的越剧博物馆。百年时光流转,蓦然间,越剧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嵊州人的骨子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三江街道江南社区活动上,阮庙学校的小学生们表演的越剧《梁祝·我家有个小九妹》,行腔和举手投足间韵味十足,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教师黄佳佳告诉记者,在嵊州,每所学校都要学唱越剧。但是越剧以当地方言为基础,本地孩子更容易学习。作为一所民族学校,阮庙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实施起来更有挑战性。“对于外地学生,我们根据每一句唱词,先让他们学会以越剧的声腔去读,学习越剧声腔的韵味特点,最终根据谱子来唱。他们一开始觉得好难,后来在老师逐句逐段的教授下,也学得津津有味,表演欲望很强,越来越喜欢。”

    多年来,嵊州持续开展“校校有戏”活动,推进越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以城南小学为龙头,建立由1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的越剧教育网络群,打造“越剧进校园”示范学校10所,63名学生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称号。同时,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谱成越曲,编纂《越韵古诗》;创排“越韵古诗”类集体节目,将越剧元素融入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推出戏帽制作、戏曲彩泥、戏曲剪纸等项目,编写的《越剧》被列为省地方课程教材。还开办准大学生暑期越剧专题班,为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高三毕业生培训越剧唱腔、越剧欣赏、越剧念白等技能。2015年以来已向高校输送越剧人才650余名,探索出一条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越剧特色教育新道路。

    守住传统戏曲的根

    采访中,很多人都提到喜欢越剧是受家庭的影响,如今已是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青年教师的金贝说:“我是嵊州人,从小受越剧文化的熏陶,15岁考入艺校。越剧的舞台美、道具美、服饰美、唱腔美和音乐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从山东不远千里来到嵊州的花旦寇佳琦,有着北方人的爽朗,也有着南方女孩的温婉。毕业前,她在给母校——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信中说,越剧所使用的方言对北方人来说犹如听天书,使她学习越剧的过程格外艰辛。但因为对烟雨江南的憧憬、对越剧的真心喜欢,让她决定克服地域差异学习越剧,“越剧的魅力不止于曼妙的身姿和婉转的唱腔,更是不断更新迭代却保持真心的珍贵精神。正是这份精神打动了我,并让我以此为动力有勇气持续向远方前行。这些经由历史长河而沉淀下来的瑰宝,需要我们这些新鲜血液来传承并发扬”。

    走进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中式庭院仿古建筑,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石径小道,绵延连廊,葱葱花木,将越剧婉约之美与江南庭院之秀融为一体。学校只有200多名学生、80多名教职员工,但校园占地面积却有250亩。与其说这是一所学校,倒不如说是一座园林。

    学生们一个个青春秀美、婷婷玉立,有的在练习水袖和台步,有的在跟教师一起揣摩角色,还有的在琴师的伴奏下学唱,不时传来越音袅袅……正值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校园,美景、美声、美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学校的前身是越剧之家,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于1962年倡导筹建。以“尚美、优雅、至真、向上”为校训,设有越剧表演、越剧音乐2个专业,实行1+3制中专班、3+4中本一体化(浙音合作)、传承班等办班形式。60多年来,学校先后向全国200多个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人才,被誉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

    在学校的优秀校友墙上,2008届毕业生陈丽君位列其中,因为学习极为刻苦,被称为“练功房女孩”。前不久,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把青春的越剧演给更多人看》一文中写道:“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的,少不了形式的创新:沉浸式观演、影像元素的运用、戏曲程式化基础上的即兴演绎等。而将年轻观众的心真正留在戏中的,则是内核的守正:声腔设计保留了不同越剧流派的基调,对打、过招等段落借鉴传统戏的精华,主题曲使用越剧早期的‘吟哦调’……飘带拖曳,环佩叮咚,锣鼓琴弦皆有戏,举手投足都是‘招’。与其说,越剧的走红是一种现象,不如说,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的必然,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的必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