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泥 陶出精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泥地探趣 “大带小”完成第一件陶艺作品

    创建于1983年的重庆市丰都县示范幼儿园,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年悦动 一生幸福”为办园理念,扎实构建以“悦生活·跃向上”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体系。幼儿园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创开发了幼儿陶艺游戏教学实践“童年有泥,陶出精彩”,在幼儿园美育中发挥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了一条幼儿园课程育人的改革创新之路。

    缘起:基于幼儿发展视角,寻找课程立足基础

    文化是幼儿园发展的灵魂和内生动力。幼儿园以开放的视野,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基于“快乐办园”的主导思想、“常态动体、灵活动脑、适切动情”的园本教育模式和“行为主动、智慧灵动、探究互动”的园本教学特色,建构了“悦·动体立行、悦·动脑启慧、悦·动情养性”三大课程群的结构与内容体系,尊重幼儿的天性,回归教育的本真,把“悦动”作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园本特质,为每一名幼儿提供正向成长、良性发展的平台。

    幼儿园陶艺游戏课程萌发于多年前的一次艺术活动,当教师拿着一只土陶杯问幼儿:“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吗?”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一问题。于是,幼儿园提出一个设想:为什么不把陶泥搬进活动室,让每名幼儿去发现家乡泥土的魔力,感受陶艺的艺术魅力?陶艺游戏化思维课程开发很快成为全园的共识。

    幼儿园把泥趣坊的“悦动”定位为幼儿自己的游戏,结合沙、水等物的泥趣课程成为全园每天一小时“悦动”中的自主游戏,幼儿常常把生活、游戏场景用泥巴玩出来,他们热爱生活,也提高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多时候会随意捏出物品与其他材料一起游戏。幼儿通过交流合作,一起思考,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玩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间主动习得了切泥、揉泥、摔泥等劳动技能,探索出手捏、水粘、印模、搓条、盘筑、打板等玩泥方法。他们不断创新玩法,挖水渠、筑城堡、捏道具、摆场景……泥趣坊成为“悦动”园本特色课程中继体能区、建构场、涂鸦区之后的又一实践探索,也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幼儿喜爱的“打卡地”。

    构筑:关注幼儿游戏行为,拓展课程生长空间

    游戏和课程是两个相对独立且相互联系的概念,幼儿园的陶艺课程既不是单纯的“玩”,也不是单纯的“教”,而是借助游戏的开展加以渗透、转化、融入,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

    陶艺游戏课程体系,包含“陶艺概述”“我和陶泥的故事”“主题游戏课程”三个章节。“主题游戏课程”分别从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出发,建构了13个活动主题、38个课程内容。针对陶艺制作游戏化实施,建立了“计划—实施—回顾”三步活动模式。同时,为了保证课程开发的质量,加深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价值判断的过程认识,幼儿园构建“角色代入六位一体”课程审议研训模式,组建教师“泥趣工作坊”,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行游戏案例解析、教师策略支持、生成活动等,记录倾听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观察解析游戏背后所隐藏的儿童学习与发展价值。

    传承:开创幼儿互动体验,推广课程研究成果

    土陶杯的传递游戏是幼儿园陶艺课程的保留传统。幼儿园幼儿在小班时会得到一只由大班学长制作的土陶杯,中班幼儿会在大班学长的指导下制作一只土陶杯,而大班幼儿会全程自主制作一只土陶杯作为毕业留念。幼儿从旁观者变成学习者,再成为指导者。当幼儿毕业离开时,幼儿园会将其自制的土陶杯包装成毕业礼物,并写上教师寄语赠予他们。这是幼儿园毕业仪式上的最后一项活动,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幼儿习得经验的珍贵记忆。

    重庆市丰都县示范幼儿园陶艺游戏课程于2016年开启以来,基于集团化办园、名师工作室等组织平台,已有市内外10所幼儿园推广运用,均取得了一定影响与良好反馈。通过陶艺游戏课程的开发与架构,丰富了园本“悦动”课程体系,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困惑,在反馈评价中不断学习成长。

    (隆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