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创新性思维 引导学生个性写作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其中的作文试题备受瞩目。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试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学会沟通、善于表达。
那么,今年语文作文命题具体体现出哪些亮点?体现出怎样的教改方向?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对作文题进行了解析。
激发探究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介绍,3道作文题均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融合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强化对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考查。
该专家解释,新课标Ⅰ卷“答案与问题”聚焦技术发展背景下“问题”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思路开放、多元;新课标Ⅱ卷“抵达未知之境”突出不惧失败、不断尝试、放眼未来的品质;全国甲卷“真正的相遇”引导学生结合切身的体会或对社会的观察去思索成长中的典型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思考才可以切中问题的要害?“以‘答案与问题’作文题为例,该题目立足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一篇回应时代之问的议论文、一篇感悟独具的记叙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是本题的合适表达。”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贴近学生生活,彰显青春气象
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都很多。“学生既可以书写时代主题,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彰显直面成长、勇立潮头的青春担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作文题“真正的相遇”选择“相处”“相遇”这样一个高中生的常见话题,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出发构建作文素材,希望借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或真情实感。
在阐释“抵达未知之境”作文题的设计思路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的着力点。
精选典型素材,引导解决问题
作文材料文字简洁,意蕴丰富,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现象去观察、归纳,凝练想法、提出问题,或生动记叙,或深入论证,体现思维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2024年高考3道作文试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精神,精心选材,合理布局。“试题言简意赅,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议题都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写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是作文材料预设的一个前提,更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多数青少年为此迷茫过、困惑过。“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青少年在“学习与他人相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现象,“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成为封闭型人格形成的一个起点,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材料最后提出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不回避矛盾与分歧,充分表达自己,坦诚交流,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材料三层语境,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真正的相遇’是青少年成长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意味着你我之间,心无芥蒂,无话不谈,共同成长。”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