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来人才培育新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访谈”?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把新“钥匙”,也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改革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有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质土壤环境,即鼓励、支持创新和宽容失败,营造一种尊重创新、崇尚创新、人人创新、善待创新的氛围

    ·教育要做好减法的大文章,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我们的教育应该穿越复杂的表象,去除细枝末节,删减细节信息,抓住成长的本质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们正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科技竞争,教育担负着艰巨的使命和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如何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

    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上实施新变革、作出新布局、构建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您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联系?教育在其中承担着什么使命?

    朱永新:中共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进行论述和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个第一,都和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三者当中,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教育作为支撑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事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育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需要来自对人才的科学管理和激励,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就没有领先的尖端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教育是第一基础。

    在我们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科学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的背景下,再次强调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引领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如果说教育是一片沃土,那么,人才是扎根于沃土的大树,科技是大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创新与经济是花朵结出的果实。毫无疑问,没有沃土就没有一切。为此,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完成好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教育从哪些方面可以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别应该如何把握?

    朱永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把新“钥匙”,也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改革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新质生产力强调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未来,教育恰恰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当中,教育一方面培养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即“新质劳动者”,有助于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全民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教育对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很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此,我们应着力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上实施新变革、作出新布局、构建新模式,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为,向“新”前行、逐“新”而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质劳动者队伍,全面提升教育对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作用。

    基础教育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意志品质、科学素养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潜能和创造热情;加强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优化早期发现与选拔人才的机制;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衔接的政策协同设计和统筹谋划,突破学校的资源边界,加强基础教育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的互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下推动中小学生参与真实研究、开展跨学科学习。

    职业教育应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打开校园围墙,服务于经济社会和实体经济发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为导向,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的“堵点”和“痛点”,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平台建设;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以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共生共长;积极推动落实职普融通,建立幼小中大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贯通体系,探索高中后职普分流的试点,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高等教育应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着力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调整升级;全面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化建设,丰富新兴领域相关课程体系,找准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契合点,切实培养出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构建突出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分类人才评价标准;探索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新范式,帮助企业“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问题真解决”;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有适合的优质土壤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您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朱永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禀赋。我认为,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主要培养以下素质和能力:第一是品行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能够付出努力、保持专注、追求卓越。第二,应具备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力,能够持续提出新想法、新观点、新问题,具有前瞻眼光,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除了具备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领域综合知识,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跨学科融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快速主动迭代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持续学习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第三,应具备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有效应对各种实际复杂难题和挑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甚至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有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质土壤环境,即鼓励、支持创新和宽容失败,营造一种尊重创新、崇尚创新、人人创新、善待创新的氛围。还要有一套能够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能够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和斗志,保护他们创新的动力和内驱力。需科学把握教育公平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树立更加科学的公平观、均衡观,让每个人在有充分选择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更科学、更高水平的公平。

    当前,我们面对全球科技竞争,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您认为该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目前的教育还需要进行哪些调整和改革?

    朱永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靠创新、靠科技、靠人才。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早期发现人才苗子的体系和机制,加强对于人才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人才潜能鉴别的方法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只将目光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同样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千千万万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人才身上。其次,要建立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各级各类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另外,要为青年人才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成长环境。要在项目支持、职称评定、个人晋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鼓励青年人才自由驰骋、大胆尝试,为他们创造更多历练机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