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传薪 走读深圳
作为深港文化之源,宝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的碑刻遗存。深圳市宝安区海旺学校(以下简称“海旺学校”)以宝安区文体中心博物馆原创展览“宝安历代碑刻拓片展”为主题,开展“文脉传薪 走读深圳”美育浸润行动实践。借由宝安历代碑刻拓片的题材、所刊诗文、画作等,建立在地设计与在校操作的一体化系统,以“美育+”涵盖语文、生物、历史、地理、科创、商业等多个领域,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层次,进行项目式校本化构建,通过设计项目化学习目标,重组学习板块,融合学习内容,形成全学科、多类型的美育浸润系列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方式实现活动课程化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美育浸润中感受宝安厚重的历史与文风文脉,提升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支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美润德
思政引领铺就信仰底色
美育浸润行动是通过美学理论的运用和实践,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海旺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华民族深厚的美育文化巧妙地融入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学校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亲身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美学精神。
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海旺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前往碑刻原迹、博物馆以及德育实践基地等地,通过实地丈量宝安文化的厚重与博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中华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深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
此外,海旺学校还以文脉传薪为切入点,积极拓展美育项目的育人价值和发展空间。通过将思政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学校成功打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思政专题+艺术素养+真实情境”的课程思政模式。学生在思政课程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素养课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在真实情境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为了丰富美育的内容和形式,海旺学校还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手段。例如,学校定期邀请知名艺术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工作坊,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艺术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智慧。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各类艺术比赛和展览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平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海旺学校成功地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充满文化底蕴又富有创新活力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品德、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美铸材
课程构建实现文理贯通
学校艺术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美育方面的体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学校之前的美育课程过于强调对技巧和结果的追求,而对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不足。此外,大部分美育课程主要聚焦于文科思维的培养,虽然也有部分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其难度较大,并不适宜作为普及性学习内容广泛推广,因此难以使全体学生受益。
海旺学校基于构建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学校“大美育”特色为蓝本,通过“我知、我能、我行”育人路径,实施课程动态设计,丰富育人内涵。创设美育文化,创建“美育+”课程群,借由“宝安历代碑刻拓片展”校园展的真实主题情境,以“美育+”涵盖语文、生物、历史、地理、科创、商业等多个领域,设计出“展前由师生策展、展中由学生做讲述人、展后由学生实地考察、引导学生选取碑拓元素进行二度创作、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进行展示展出和文创交易”等一系列项目式、跨学科、课程化活动。形成多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学习模式,由此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资料查阅、实地考察、设计制作、问题探究等多种形式转变,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营造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教育氛围。
目前学校共开发活动课程15项,形成了两类课程群。一是基于创意实践、艺术表现,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挖掘全学科中的创新因子,构建“科学·美学”创新课程群,以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二是面向文化理解、审美感知,构建“人文·教养”审美课程群,基于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升审美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最终实现“面向人人的美育浸润和文理并蓄、协调统一”。
“科学·美学”创新课程群融合科学思维与美学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探索与发现,更强调将美学原理应用于学科实践中,使学生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科学之美。
在“科学·美学”创新课程群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项目。文创商赛是“科学·美学”创新课程群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商业世界的魅力与挑战。通过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学生开展组建团队、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调研、设计产品、推广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商业知识,还能够锻炼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赛现场,学校学生热情高涨、各展所长。有的擅长作市场调研,能够准确地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有的善于进行创新设计,能够打造出独具匠心的产品;还有的擅长营销推广,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吸引顾客。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学校以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美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和创意,也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人文·教养”审美课程群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审美感知。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该课程群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审视历史并展望未来。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学生内心埋下审美的种子,涵养其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课程群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文脉传薪 走读深圳”美育浸润行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寻访宝安古迹,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文与艺术元素。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挖掘其独特价值。有的发现了古村落中的海洋文化,有的看到了古桥梁中的力学原理,有的对亭台楼阁中的藻井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抓住了窗花、堆塑、柱头、塔尖等细节,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摄影、绘画、写作等形式记录下来,并设计成一件件文创产品,形成了一份份珍贵的文化记忆。
各美其美
美育评价深化育人内涵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根据美育的内涵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推行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以及应用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过程思考和个人努力,强化美育浸润的相对效标,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
海旺学校以学习共同体为评价载体,聚焦参与者、学习方式和作品,深入探索素养激活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审美素养评价方面,学校对其进行拓展、深化和延伸,确保评价能够覆盖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形成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变化,见证他们的成长与增值,致力于培养学生身心愉悦、活力彰显、人格健全的品质。
在课程评价标准方面,学校以表现性评价为核心,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型实际,灵活选择展览、演讲、展演、竞赛、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深圳的文化底蕴,亲近自然、走进历史,深刻感悟宝安的历史风土人情和精神特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了解宝安、热爱宝安、建设宝安的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最终,学校致力于实现“面向人人的美育浸润,促进文理并蓄、协调统一”的教育目标。
海旺学校在推进美育浸润行动中使任务和目标结构化,通过构建清晰、层次分明、纵横交替的课程群模型,实现整体优化。
一是注重校本化构建与实施。通过活动与文化育人的方式,深化美育浸润。促进学科共生发展;形成灵活闭环的教学组织系统,推动教师专业二次成长。建立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引入优质资源,开展实践学习,补足课程短板。
二是形成海旺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课程群设计的典型特点。课程群内的每门课程均保持独立,拥有完整的课程要素、知识群和明确的课程边界;各课程形成了内在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散点式单项目课程,实现有序安排和合理组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