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有意义的事”
2004年,时年57岁的姚期智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所有职位回国任教。多年后,他回忆当时的决定依然笃定:“我不敢说是有魄力的决定,但是当时是我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最有意义的事”,与当时中国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期盼密切相关。姚期智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个国家的虚荣的问题,而是与中国将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后来的事情,学界无人不晓,姚期智创建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姚班),成为清华大学乃至中国培养国际一流计算机人才的重镇。
20年过去,这件“最有意义的事”已结出累累硕果。上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回信中说,希望你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与2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像“姚班”一样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更多了。不仅有清华的钱学森力学班、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北大的“图灵班”等,放眼全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高校共同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教育部更是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几番部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工作。
这样的变化,不仅直接为各类优秀人才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成长通道,也让人才培养与国家之需更加紧密地对接起来。所以,这件事的意义变得更加重大。
上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上海启动,赛事也呼应着这一主题。参赛学生有的在乡村服务基层医疗,有的将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变得生机勃勃……由此更能理解活动背后的意义。正如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红旅”大学生的回信中所期待的那样,同学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所谓栋梁,从来不是对个体的评价。广大青年学生要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这与前面说的大力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可谓异曲同工。
也是在上周,还有一件关于“人才”的事引发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入围名单公布,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姜萍榜上有名并排在第12位。消息一出,大家都很惊讶,姜萍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而排在她前面的选手大多来自世界知名高校。
这是偶然吗?或许不是。姜萍从小就展现了很高的数学天赋,又幸运地被老师引入高等数学的大门,这个过程中她也付出了巨大努力。这是必然吗?或许也不是。如果她没有遇到伯乐,也许就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如果学习服装设计是我的plan A,那探索数学世界便是我的plan B,希望我的plan B也能被看见。”姜萍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尽管我们正努力开辟各类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的通道,也依然要保持一种自省式的思考——这些通道是否能让“姜萍们”的plan B更多地被看见?
教育强国建设必然伴随着人才辈出、群星闪耀。(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