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教授”杨森
■42岁的杨森,过去17年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一只小虫子——黑水虻身上。5年前,他便因为“让小小黑水虻卖出千万身价”轰动全国
■杨森从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入手,先后在“黑水虻室内规模化、连续化人工繁育与产卵引诱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死磕!”憋着一股倔劲儿的杨森,用这个词概括了他“十年冷板凳”是如何“坐”过来的
6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最高气温再次突破40℃。而在惠济区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的一座玻璃温室里,尽管温度已经接近50℃,却有一群人正在挥汗如雨,忙得如火如荼。
“我们即将建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昆虫工厂’!”说话的是一位衣服几乎湿透的中年男子,正在指挥20多名工人进行设备、电力安装和车间装修工作,“工程已经到了关键期,虫子也等不得,必须争分夺秒!”
这位衣着朴素、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正是被大家称为“虫子教授”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森教授。
42岁的杨森,过去17年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一只小虫子——黑水虻身上。5年前,他便因为“让小小黑水虻卖出千万身价”轰动全国;前不久,他又带着新的研究成果喜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一等奖。“虫子教授”的名头,也由此而来。
钟爱——
世界上最“伟大”的虫子
人不可貌相。
说杨森是中年男子,其实年龄并不大,是标准的“80后”,然而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再加上有着农学人特有的质朴,人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
然而看了他的简介,却让人肃然起敬: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院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和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项,主持成立河南省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工程技术中心和河南省乡村有机固废低碳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我们农业院校的教授,其实很多时候更像农民。如果身上不带点儿土,脚上没有点儿泥,那他十有八九不是合格的老师。像杨森教授,整天跟‘吃餐厨垃圾的虫子’打交道,哪会成天西装革履、收拾得那么光鲜?”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华新告诉记者。
“虫”不可貌相。黑水虻,这种“长得像苍蝇近亲”的虫子,相信大多数人见了都喜欢不起来。然而,在杨森这里,黑水虻却被其赞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虫子”——
它吃的是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却用自己的身体为人类奉献出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优质饲料来源;它不仅能清除垃圾,减少垃圾恶臭,还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是自然界高效的“清道夫”;与苍蝇不同,它自身不携带任何病菌,对人畜无害,成虫后几乎不吃东西,也从来不骚扰人类,交配产卵后很快就会死亡。
在杨森的带领下,记者在其成果转化的企业——郑州阔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参观了黑水虻从成虫繁殖、虫卵孵化、幼虫育苗、幼虫育肥到成蛹的五个不同培养阶段。记者也第一次见到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虫子”的真容。
在成虫繁殖间里,万“虻”飞舞,杨森一边询问工作人员繁殖间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一边熟练地拉开箱屉,察看产卵情况,并提醒记者小心别踩到落在地上的虫子。
“这些虫子好多都正处于交配期。一只雌性虫子大约能产800粒卵,如果都能够孵化成虫苗,按照每只虫子消耗1.5克餐厨垃圾的话,总计能吃掉1.2千克的餐厨垃圾。”杨森的介绍,也让记者明白了他“心疼”虫子的原因。
“黑水虻是一种常见的资源昆虫,是继蜜蜂、家蚕之后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驯养成功的昆虫。它在整个一生过程中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干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却解决了人类城市发展的环保大问题,你说它伟大不伟大?”说起黑水虻的好处,杨森“钟爱”之情溢于言表。
死磕——
黑水虻研究
说起杨森和黑水虻的结缘,要追溯到17年前。
2007年,杨森从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喻子牛教授,学习方向为微生物,当时第一次接触到黑水虻。
“当时看到这虫子,的确也没特别的感觉。”杨森开玩笑说,“但是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黑水虻的优点越来越明显,这虫子也就越看越顺眼。”
就这样,黑水虻成为杨森的主攻方向。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这些都是放错位置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利用效率不足,存在‘泔水猪’‘地沟油’等食品安全和环境大面积面源污染风险。同时,我国饲用蛋白资源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保障国家蛋白资源安全供给面临不小的压力。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杨森说,这也是他十几年来潜心研究黑水虻这个小虫子的力量源泉。
2013年,博士毕业的杨森选择回到母校河南农业大学,成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教师。
“回河南农业大学工作后,黑水虻研究开始了加速度。”杨森说,和当学生时不同,参加工作后,学校提供的平台、资源更广阔更丰富,对黑水虻的研究也迅速走上了快车道。
但研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仅在黑水虻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上,就曾让杨森“伤透了脑筋”。
“刚开始人们对黑水虻了解不够,很多企业对利用虫子转化有机固废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不愿意‘陪跑’。可设备研发还是要建立在实际生产基础之上,总不能空想吧?”无奈之中,杨森想到了自己家人在河南南阳老家的养猪场。
2017年暑假,把自家养猪场当作“中试基地”,杨森开启了黑水虻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之旅。
“没有项目支持,那段时间杨老师几乎将自己的收入全部投入了研发。”黑水虻研究团队成员张继冉见证了这“中国第一套黑水虻自动化养殖设备”的诞生,“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推倒重来和不断改良,没想到研究微生物的他,在设备设计方面也有一把刷子。”
就这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杨森从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入手,先后在“黑水虻室内规模化、连续化人工繁育与产卵引诱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畜禽粪便和餐厨垃圾的工艺工厂中试和设备研发”“黑水虻共生微生物制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利用亮斑扁角水虻和微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生产微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种用于黑水虻生长繁殖的生物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的同时授权。
“杨老师一年中基本上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奔波在养虫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和设备制造厂之间,特别在技术研发的关键阶段,感觉头发白得更多了。”张继冉说。
“死磕!”憋着一股倔劲儿的杨森,用这个词概括了他“十年冷板凳”是如何“坐”过来的。
转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研成果不能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要积极推动转化,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杨森费尽心思,跨界搞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正是将“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有机固废”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一系列科研进展,使杨森在黑水虻资源化研究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的地位。科研成果先后在河南、上海、海南等众多地区推广,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专家的关注。
2019年10月,在首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河南农业大学向新加坡南达公司授权黑水虻的人工繁育和相关技术,受让金额为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63万元。“我们签订的是技术授权,对方有权在东南亚11国使用我们的技术和专利,但所有权仍是我们中国的。”杨森说。
采访中,杨森为黑水虻产业算了一笔账:
我国年产餐厨垃圾约1亿吨,畜禽粪便38亿吨。传统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粪便处理附加值低,成为限制养殖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使用黑水虻进行生物转化,每吨餐厨垃圾可以获得黑水虻鲜幼虫约200千克,虫沙约300千克;每吨畜禽粪便可以获得黑水虻鲜幼虫约120千克,虫沙约350千克。
如果把全国一半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使用黑水虻进行生物转化,每年能够生产黑水虻鲜虫2.1亿吨,折合昆虫干基蛋白约7000万吨,远高于目前每年全国的鱼粉进口量160万吨,年创造经济价值将超过6000亿元。这还不算虫沙的附加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