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荐读
1.《智能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作者系韩丽颖,作者单位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文章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6期
推荐理由:当代青少年是智能时代的“原住民”,长期智能化的生存体验、交往方式和阅读习惯,对其精神生活、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当代青少年的特征,才能做好对其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引导工作。本文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理想信念发展带来的挑战包括:青少年自我意识多重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主体性重构,青少年生存样态的“原子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公共性失落,青少年需求满足的即时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超越性趋弱。文章建议,在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时,应该以“真实自我”为心理前提进行构建,以“集体观念”为核心内容进行培育,以“价值反思”为能力指向进行塑造。
2.《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析》
作者系史宏波、李尉清,作者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6期
推荐理由: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谈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们通常更关注其在专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切入,指出“思想政治素质在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中居统帅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并从中国传统与国际比较两个维度,明确了要“从战略上审视和把握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系统性方法,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增强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意识、强化服务大局的战略思维。
3.《全面认识五年来高校思政课深刻变化及其重大意义》
作者系佘双好,作者单位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载于《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
推荐理由: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本文着眼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的现实情况,详细分析了五年来高校思政课在地位、环境、建设生态、教师队伍面貌、建设成效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指出这种深刻变化使高校思政课的地位日益明确、建设格局日益拓展、建设任务日益明确、评价日益多元,并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现从外力推动到内生发展、从外延拓展到内涵发展、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发展、从外在评价到内在评价发展、从自我发展到领航发展的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报记者 刘亦凡 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