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一体化培养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6-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性要求,是强化类型教育特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选择。作为黔南州职业教育联盟的牵头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龙头作用,依托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携全州中等职业学校,创新中高职一体化协同机制,形成支撑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组织架构,统筹推进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中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相互衔接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具有黔南特色与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中高职协同实践模式。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一体化布局专业,全方位服务产业

    学院围绕“技能贵州”的建设目标,以专业对接产业,梳理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类别,突出专业特色、办学优势,对黔南州中职专业进行了分析,明确共同培养适应地方产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一体化布局中高职协同专业。围绕国家战略和黔南州“四化”建设,锚定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学校高职国家级别、省级特色骨干专业为核心,紧扣产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一个高职专业协同引领若干个中职专业对接黔南州的一个主导产业,协同中职专业,结合其办学特色和资源禀赋,对接新型工业化,围绕“福泉—瓮安”千亿级产业园区的人才需求,共同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协同专业群,形成“一业一群,一校一特”的中高职协同专业体系。同时,学院建立了中高职协同专业优化及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有效的评估机制,促成中高职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持续促进专业与地方重点发展产业的精准对接,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紧密对接,实现协同中职校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职业岗位需求,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分学段系统培养

    认真落实教育部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中高职协同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不同层级、不同学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施要求,构建了基于能力递进提升、职业技能有机衔接、“岗课赛证”融通、“横向拓宽内容、纵向深化知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采用行动导向、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做中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与产业链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提升、求职择业赋能、岗位实习实践能力检验的中高职全学段培养路径。与协同中职校共同制定了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0个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校本教材5部、省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中高职协同专业教材10部。

    招生就业同频共振,一体化协同推进,特色发展树品牌

    招生就业是中高职协同发展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中职是高职的生源基地,专业建设水平支撑着高职专业建设,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大量优质生源;另一方面,高职办学水平影响学生及家长的选择,影响中职专业招生数量,高职办学水平带动中职校的高质量发展。学院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关注学生家长需求,在未来职业定位、人生发展方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供优质企业信息,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开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学生就业区域化、专业化、行业化,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增强学生的就业吸引力,提升协同学校的招生影响率,实现中高职协同学校录取生源占高职分类招生计划的50%以上。

    突出中职基础地位,一体化构筑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挥中职基础性作用,构建中高职学校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建成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中的方向引领作用,加强管理与统筹协调,成立中高职协同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中高职不同院校间组织机构、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衔接机制,细化方案制定、资金管理、成果共享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确保贯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制度的规范性建设,从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运行、教材管理、课程考核及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出发,建立联动运行机制,强化规范性管理。坚持“政校行企联动、产学研用并举”,以“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结构化师资队伍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造、课堂革命、科教融汇、社会服务”为建设重点,中高职学校间良性互动,共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引企入校,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共编活页或工作手册式教材,选聘企业技术领军人才,建设校企大师工作室,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构建“价值引领、素养本位、过程评价”的一体化育人机制。其中,“价值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广学院“33753”育人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扎实推行“三职”教育,即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技能习得、职业形象塑造,以“培养红心工匠,育‘三好’(一种好品行、一副好身体、一手好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在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同时,掌握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知识和能力。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配合,促进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区域之间实现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通过聚焦新质生产力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学校引领,中高职协同,黔南州职业教育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入选西部地区50所“产教融合卓越高等职业学校”,2024年进入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

    (胡江 何迎 钟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